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追风筝的人》,为你千千万万遍

(2010-05-21 08:27:02)
标签:

追风筝的人

战利品

手表

哈桑

阿富汗

娱乐

分类: 原创影视旅游投资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一个阿富汗难民的故事。以前看过一次,依稀记起那是一个战乱国度,难民很多,互相欺诈,买卖小孩的弥散氛围,但阳光般笑容的孩子,满空中竞技的风筝,哈桑和阿米尔的友谊与背叛,倒还是有一些印象。

今年重温一些经典电影老片,《追风筝的人》是继《死亡诗社》后第二部。“哈桑的忠诚与承诺,阿米尔的背叛与赎罪,阿米尔父亲的正直与无奈”三条线贯穿整个影片,感情充沛而动人,是一场令人心潮澎湃的电影大餐,深深吸引着我。

哈桑的忠诚、正直,不顾一切的付出,令人敬佩,这是真正的唯一的朋友,其行为有些令人窒息。

当阿米尔问哈桑:“你会为我啃烂泥巴吗?”哈桑回答说“少爷,如果你让,我会啃的”;不认识字的哈桑一直都很认真听着阿米尔讲他自己写的故事,哪怕听不懂,都是那样的投入,还一直鼓励着阿米尔继续写作;当阿米尔将他带到一棵果树前,用地上的水果砸哈桑,激怒他,让哈桑打他。但是,哈桑捡起地上的水果砸在自己脸上;当阿米尔将别人的风筝截断后,哈桑去追 “战利品”时转过头说:“为你,千千万万遍”;当阿米尔冤枉哈桑偷了他的手表后,看着低下头的阿米尔,哈桑简单而又干脆的承认是自己偷了手表,用尽一切保护自己的朋友;电影的最后,哈桑为了维护少爷在阿富汗的房子,被枪击毙,他的妻子也跟着被击毙,所有的这些行为,都指向一个目的,忠心于他的主人阿米尔。

做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改正错误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心灵上的解脱。而影片中的阿米尔,背叛、嫉妒和救赎,体现一个有缺点的人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心路历程。

背叛。由于阿米尔的爸爸喜欢哈桑,有时甚至超越了对阿米尔的爱,这是导致童年时的阿米尔背叛哈桑最直接原因。风筝大赛获得冠军,让阿米尔的父亲对他的态度有所好转,但阿米尔却从此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再也无法面对哈桑的他为了永远躲开那熟悉的目光,以偷他的手表为借口陷害哈桑父子,把他们赶出了自家的大门。

嫉妒。风筝大赛上,阿米尔和哈桑合作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哈桑也兴奋的朝最后一个“战利品”追去。但在途中哈桑却被一伙不良少年堵截在小巷中蹂躏强暴……尾随哈桑的阿米尔目睹了一切,但却不敢站出来阻止。可怜哈桑至始至终保护了对阿米尔的承诺,帮他追回的最后一只风筝。嫉妒之心又一次让阿米尔狠狠伤害了哈桑,伤害了他们的友谊。

救赎。阿米尔意识到过去的虽然过去了,但却从未在心里消失过,他始终无法摆脱对哈桑的歉疚。为了赎罪,他再次踏上故土。然而此行却让他却知道了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他拼死找到哈桑被送到孤儿院的孩子,并带回美国抚养,拼命补偿,让他过上幸福的生活。电影的结尾,是阿米尔为哈桑的孩子追回风筝,在转身时,同样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当一个伟大的父亲是不容易的,因为父爱都是建立在付出的基础上,阿米尔父亲高大的形象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为了逃难,自豪、倔强、富有的他放弃了一切,带着儿子逃离故乡,临走时,带走一盒故乡的土,那是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与无奈。一夜之间,风光变成了凄凉,所有的财产就剩下两样东西,一个箱子和自己的儿子。这让我更加坚定认为,财富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为金钱不顾一切,经常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在逃离阿富汗的车上,阻止同车一个妇女被路上的塔利班士兵奸污,对着枪口挺身而出,那场面令人心惊,也为其勇敢和正义击掌;当一笔捐款给了某个机构后,明知这笔款可能会被贪污,还是捐出去,因为他认为只要有10%用于支持该项教育,已很满足。作为一个富翁,这种对世事的洞察能力和慈善行为真的难得一见;临死之前那双无助的眼光令人难忘。即便在儿子热闹的婚礼上,艰难强打精神,但辉煌的人生已走到尽头。每个人都会死,死亡有时真的离我们很近,要把握现在,即时行乐。

整个影片,哈桑带着崇拜和自我牺牲的爱,心甘情愿的付出,那样的理所当然,就像那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而这句话如果能在夫妻之间实现,必定是家庭美满的最好写照。

 

                           二〇一〇年五月二十一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