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读经典书与投资四境界

(2010-05-19 16:42:23)
标签:

基金

境界

类书

价值投资

巴菲特

股票

分类: 原创思想火花

《芒格传》里有句话记得很牢,深受影响。芒格说,没有不看书的智者,在他的一生中,他认识的各个领域的智者都在不停地阅读,包括巴菲特也不例外,是“不断阅读的机器”。同时,在巴菲特《滚雪球》里,我也看到一幅芒格照片,印在脑中:70多岁的芒格一边走路一边看一本小小的书,那读书状令人羡慕。芒格提倡“格珊理论”和“跨学科学习”,提倡广泛学,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投资清单。

多读经典投资书,离找到“圣怀”就越来越近。读经典书的过程,可能会一知半解,看不下,看不懂。但只要能坚持下去,不断读,不断体会,不断总结,经典书中的精髓就会自然形成我们的理论。

巴菲特说,读懂价值投资理论只要小学水平就够。但真正成为价值投资者,不读书、没文化还真不行。善于读书,善于思考,生活中就有优势。通过十几年的股市摸打滚爬,我的体会是,读经典投资书和投资会历经四个境界:

第一个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当此境界,重点在于专。只要是大师、有名价值投资者推荐的书就要通读,不顾一切的读,看不懂的、不好读的硬着头皮读。巴菲特的信要读,芒格、格兰桑、卡拉曼的投资体会要学,国内的价值投资者心得、价值投资黄页博客要看。就如最近召开的伯·哈盛会一般,若想全方位了解,就必须读会议文字材料,CNBC专访巴菲特,各财经人士、价值投资者亲临现场体会,专门研究巴菲特专业人士或基金经理的解读等等……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坚定斗志,决不畏惧。

第二个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当此境界,重点在于博,如大海般,有容则大,万流俱入海。在前阶段狂轰乱炸式吸引知识,慢慢地能辨识出真正的经典与伪价值。部分书开始淡出学习视野,有些书成为重点研读对象。同时,也开始从经济金融投资类书向心理学、哲学、宗教、心态、物理、气象等学科转换,通过大面积的吸取各类知识来指导自己的投资。书山有路勤为径,多方出击,全面吸纳。

第三个境界: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当此境界,重点在于精,经过前二阶段磨练,性格趋于成熟,阅历逐步增长,有了跨学科的理论基础,对人性有了初步理解,奠定价值投资的基础,形成简单投资体系。读深层经典类分析文章,在知识与常识判断下,思想直心灵中枢,从头到脚剖开,重新拷问自己,在审视中变得成熟,在成熟中提升思想。学业有专攻,寻找自己,升华思想。

第四个境界:没山已见山,没水已见水。当此境界,重点在于悟。与老子的“无为而治”和剑术中最高境界“手中无剑,心中有剑,心神到处,处处为剑”是相通。许多东西是相通,但无法复制。这个阶段,只属于大师级的人物,大部分人无法逾越。因为天才只属少数人,我们皆凡人,不管如何刻苦,也不管读了多少经典书,都永远成不了巴菲特和芒格。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融会贯通,炉火纯青。

读经典书有用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在这四个境界中,读经典投资类书成为关键,虽说,读经典书不见得就能提高智商,让钱袋更加鼓,但还是要博览群书。为何每每在股票市场低迷时,就有那么多的理论,如“读经典无益”,“书读得多不见得收益就多”,“教财经教授指导投资经常收益更差”充斥着整个市场,不断影响着我们行为与思想呢?我想,应该与心态有一定关系。当在股市中赚不了钱,责任自然就会在读经典书上。所以,聪明人在市场低迷时一定不要提倡读经典书,不然被骂难免。而我经常就不属于聪明人。

在人生征途中,在书的熏陶和陪伴下,我不断追求新的更高的境界,也是希望在垂垂老矣之时,能够彻底领悟到读经典书的最高境界,形成自己合理的投资体系。

只有心里喜欢,形成兴趣爱好与生活习惯,读书就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忘记所有的目的,静下心来研读,厚积薄发,我相信读经典投资类书依然是打开财富之门的敲门砖。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九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