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许庆祥投资语录

(2010-05-07 15:29:27)
标签:

财经

股票

gdp

语录

许庆祥

台东

分类: 经济管理

河之洲点评:许庆祥的投资哲学和巴菲特挑选并长期持有优质股票,具有相通之处。巴菲特选择购买优秀企业股票并长期持有的做法,

 

许庆祥投资语录

 

谈基本心法

  ●  绝对不要借钱买股票。

  ●  镇静、耐心、深入研究再研究,是在股市长胜不败的11字箴言。

  ●  满副好牌在手,就不怕市场震荡。

  ●  拥有足够的知识,就能克服贪婪和恐惧的人性弱点。

  谈给年轻人的建议

  ●  年轻人不要好高骛远,借钱买股票压力大,失去健康也失去生命。

  ●  年轻人投身股海,早赔总比晚赔好。

 谈资产配置

  ●  无论行情好坏,一定至少要先预留未来3年生活的现金,才不会乱了方寸

  ●  年纪愈大,犯错的空间愈小,要预留现金的比率就必须拉高。

  ●  资料一定要整合,才能转化为有用的资讯。

  谈选股的公司

  ●  我买的股票,一进去就有抱3年的准备,而且一定要是未来3年每一年获利都成长

  ●  选股三要诀:1.CEO2.公司具有核心竞争力,产品要有延伸性;3.产品是否在趋势上。

  ●  选股就是要化繁为简,把选股逻辑简单化。

  谈抱长作短策略

  ●  只要是好股票,看准长期趋势,都可以拿部分持股抱长作短,涨上去有部位能增值,跌下来  也很开心,因为又有低价可以捡便宜。

  谈如何进场

  ●  第一次进场,先布局三分之一,方向看对了,再逐步加码。

  ●  如果局势看不太清楚,就把布局的时间拉长。

  谈如何出场

  ●  企业不再具有成长动能、重要经营阶层离开、有新的替代技术威胁,都是基本面有疑虑的讯号,应断然出场。谈如何停损   高档停损是必要的,但相对低档就没必要停损。

  谈未来趋势

  ●  买中国人寿就是买中国的GDP,一直要到GDP成长趋缓,或保单普及率饱和,才是出场时机。

  ●  节能减碳和人机互动是两大趋势,节能科技、MEMS相关股票是可长抱产业。

  推理强:郭台铭年终宴一句话,举一反三找飙股

  例如,2003年郭台铭在尾牙上说,“购并”是鸿海未来重要的成长手段,他便推断鸿海的大成长机会来了,果然当年一连宣布芬兰的艺模、摩托罗拉墨西哥厂、国碁电子三桩购并案,他更从购并对象中嗅出手机是鸿海集团发展重点的味道。

  许庆祥认为,搜集资料后,还要加以整合,才能转化为有用的信息。认识二十多年的华南永昌证券台东分公司副总林为豪说:“他总是从顶端向下看,自然看得特别清楚。”

  这位只要 许医师在台东每天都一起散步健身的老友进一步分析,研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个性以及超强的自信,他可以观察一档股票两年不出手,但一出手绝不拖泥带水,谨慎和超强的执行力是另两项特质。

  勤练功:维持身心皆健康,培养耐力和镇静

  “镇静、耐心、深入研究再研究,是股市长胜不败的十一字箴言。”许庆祥说。

  许庆祥训练自我的方式是,每天清晨四、五点,当别人还在睡梦中,他已经起床“练功”。无论人在帝宝还是在台东老家,风雨无阻一定要练完这套“生命自救功”,闭目入静,呼吸纯任自然、双手合掌、屈膝半蹲、提肛、缩小腹,彷佛老僧入定般,一做就是半小时,一定要做到丹田发热、汗流浃背才停。

  一般人半蹲三分钟,腿早已酸得发抖,但他每一次至少做半个钟头,这样的功夫,非得有惊人的耐心与毅力才能做到,他得意地说:“这套功夫,我教过很多人,但还没有人做超过十分钟!”

  虽然以长线投资为主的许庆祥几乎每战必胜,但还是有踢到铁板的时候。去年他最大的亏损来自最高持股三千五百多张,还曾名列前十大股东的沛鑫这一档股票。“2008512,这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一天!”他说。

  新希望:节能与人机互动,未来布局两重点

  许庆祥二十七岁退伍后,因付不出当时每月八千元屏东的高房租,和妻子从屏东东港来到一个月租金只要一千两百元的后山台东,开设“崇爱内儿科诊所”,靠行医攒到第一桶金,1994年以后更将月收入百万元以上的诊所转租给别人,全心投资股票,赚得一辈子行医赚不到的财富。

  虽然在海岛型经济的台湾,很难找到真正符合巴菲特选股原则的股票,但许庆祥“着重成长性”、“赚时间财”、“基本面未改变前绝不轻易卖出”的精神,却和巴菲特相通。他的成功证明走正道、不走快捷方式,买公司体质好的股票长抱,真的可以成为超级大富翁。

 

(摘自《今周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