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价值投资者俯仰无愧

(2010-02-20 14:51:45)
标签:

基金

股票

价值投资

趋势投资

投资者

分类: 经济管理

价值投资者俯仰无愧,这是一句相当高明的话。学习价值投资,所学习的企业管理、财务、会计、经济学等知识,不只是对投资有用,还会在投资者的工作、生活中发挥作用。这句给了我更深的体会。  (河之洲)

 

价值投资者俯仰无愧

近日,一个朋友的一句话令我颇多感慨,他说,“炒股靠的是消息、关系及运气,本身并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我不认同这种观点,却又感到难以反驳——不依靠消息、关系和运气来赚钱的价值投资者太少了。不过,意外之喜是我受启发从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对投资进行了思考,对价值投资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为身为一个价值投资者而感到自豪。

不认同,难反驳

之所以不认同朋友的观点,是因为我认为价值投资者的成功并非依靠消息、关系和运气,他们的行为能够帮助证券市发挥场资源配置的功能,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俯仰无愧。

按我的理解,对股市的本质市场参与者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并导致两种不同的行为方式。投机者认为股市是“赌场”,一些人赚了钱,必然有另外一些人赔了钱。在这种认识下,人们想在市场中赚钱就必然要比消息是否灵通,关系是否过硬等等,如果在这些方面都不具备优势还赚了钱,那一定是运气不错(我不认为技术分析者能够持续赚钱);投资者则认为股市是资源配置的场所,优秀的企业通过在股市融资得以发展壮大,为社会创造了财富,而它的股东也会因此而受益,且这种受益不以其他人遭受损失为前提。

以格力电器(000651)为例,这家上市公司是空调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的发展得到了资本市场的大力支持——格力电器上市以来共募集资金18.56亿元,而这支持还不限于资金支持,据报道,如果不是当年基金们极力主张,格力电器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朱董配”可能早就不存在了[1][1],而报道中提到的博时基金特定资产管理部原总经理归江正是一名价值投资者[2][2]

不过,证券市场中价值投资者实在是太少了,这让我感到很难反驳朋友的观点。其实,价值投资不仅有助于投资者的长期收益最大化,如果一个投资者学习价值投资,那么,他所学习的企业管理、财务、会计、经济学等知识,不只是对投资有用,还会在投资者的工作、生活中发挥作用。我真心地期待有更多的人成为价值投资者。

价值投资者俯仰无愧

虽说如此,朋友的话还是对我有所启发——以往只是从长期收益最大化的角度思考投资理念,为什么不从社会效益角度作一番思考呢?

经常看我文章的读者会知道,在投资理念方面,我认为价值投资的关键在于以远低于价值的价格买入股票(等有价证券),当价格过高时要卖出;强调纯粹按估值进行买卖(左侧或者左边交易)。不过,也有人认为价值投资的重点在于找到伟大的企业,强调企业的成长性;认为买卖时可以结合趋势投资的思路(右侧或右边交易)。

如果从有利于证券市场配置资源的角度出发,那么价值投资者在股票价格过低时买入、过高时卖出显然是有利于股票价格维持在一个较为合理的区间的。更具体地说,价值投资者在左侧交易,当价格还没有跌到最低点时就买入,越跌越买;当价格还没有涨到最高点就卖出,越涨越卖,还有比这更有利于股票价格合理的交易方式么?反过来,趋势投资者右侧交易,追涨杀跌的做法无疑会有助于股价的暴涨暴跌,对股票价格的合理性有害无益。当然,有些价值投资者在买卖时借鉴趋势投资的一些思路不会是纯粹的趋势投资,不会造成暴涨暴跌,但对股票价格合理也不会有太大帮助。

过于强调成长的重要性有可能使得上市公司太过追求短期的业绩增长,这对资源配置不利。我们知道,有些成长(如短期内可能增加公司销售收入,长期则会导致行业产能过剩的投资)其实有损于股东的利益,对社会也无益,而有些对股东有利的公司行为——如大比例现金分红、股票回购等则不利于公司中短期业绩的增长。我们还知道,有些上市公司为了达到投资者的盈利预期不惜走上造假之路。

此外,我向来排斥打新股。有很多投资者认为打新股稳赚不赔,或者说是确定性很强的投资。而我之所以从心里排斥打新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是一种没有技术含量的方法。现在想来,打新股之所以能赚钱,是因为不管新股发行价有多高,总有人愿意炒作它们,其成功的机理在于博傻。但是,打新股的人越多,资金量越大,新股发行价就会越高,越不合理;上市公司募集到的超额资金就越多,越有可能滥用这些钱。打新股的社会效益差是不言而喻的。

这样思考下来,自己理解的价值投资方法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这使我感到欣然。


(转自于:理性投资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5d75d0100g4yy.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