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旅】读书,另一种实现梦想的方式
(2010-02-17 17:02:52)
标签:
考研就业哈佛商学院菲利普mba文化 |
分类: 原创思想火花 |
——读《哈佛制造--一场关于MBA的浮华盛》所思
有两种教育。一种将教会我们如何生存,而另一种则教会我们如何生活。
——约翰.亚当斯
向强有力的事物挑战,去夺取辉煌的胜利,即使遭受挫折,也远远胜过与苟安之辈为伍。因为他们生活在暗淡的暮光之中,既没有经历过胜利的喜悦,也没有品味过失败的苦涩。
《哈佛制造--一场关于MBA的浮华盛》,英国人菲利普著,由中信出版社翻译出版,看完以后,总体感觉不错,买这本书并安排这么早看主要还是来自于心理上的作用。一是对中信出版社的依赖,一直以来选财经类的书都以中信出版为首选;二是对哈佛商学院的向往,在《财富》全球500强各公司中最重要的三个职位中,哈佛商学院毕业生占20%的比例;三是MBA已经成为商界成功一张名片,我一直都希望通过别人的讲述,自己从思想意识上亲临哈佛商学院,学习商学院MBA课程传授的语言技巧、解决问题的惯常做法和领导风格对人的影响等,实现自己愿望。因为没时间或没实力但相当渴望的东西,如上哈佛商学院,但通过读书来实现,也是一种好的方式。主人公菲利普在求学与人格方面,还是可圈可点的,岁数也才30出头,好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成功当口,做出重大抉择,没几人有此气魄。菲利普在31岁时已经干着一份业内最令人觊觎的工作,即《每日电讯报》驻巴黎办事处主任,但他放弃了这些优越的工作环境,选择人生第二次攀登,加入哈佛商学院学习,希望控制自己的时间、财务资源以及生活。同时,认为对商学知识的总体了解会比坚持继续从事现有职业更有发展。在做出抉择的时候,他问自己;如果此时此刻生命终结,你会为自己先前的生活感到兴奋吗?你的生活理想吗?你实现所能做的一切了吗?为什么要抛开一切,重新开始呢?当着眼于未来时,他需要改变,需要重返校园去学习会计学,需要语言、经济学、工业企业、商法等各方面的知识。在放纵自我和作出明智选择之间犹豫不决,担心如果让工作变化顺其自然而不是主动作出选择,自己会抱憾终生。而现在的我,已经30几岁,在单位工作十几年,有了稳定的收入,但我却没有勇气敢出来创业或学习,除非单位改制或其它原因,当没有选择时而要做出这种选择时,没有魄力还真不行,但菲利普做到了。
哈佛商学院带着一股象牙塔的味道,独立于外面的世界。哈佛商学院入学前有三类问题:一是你为什么要到商学院学习?你为什么想到哈佛商学院学习?生活至今,你做过的什么事情让你感觉在本校接受商学院教育不会浪费你和我们的时间?哈佛商学院学生的成绩是按照硬性曲线获得的,该曲线以学生彼此之间的学业对比为基础。成绩的50%取决于课堂表现——上课评论的质量和频率,而另外50%取决于期中和期末考试的成绩。只要学生做到不缺课,预习案例,上课发言,毕业没成问题。
放慢速度,学会慢慢体验生活。商学院院长的3条建议是:刻苦学习,保持谦逊,不要愤世嫉俗。商学院一直在重新评价其传授企业道德的方式。道德空档有时候对生存而言是必须的。商业活动中,举止符合道德更多的是以尽可能体面的方式适应变化的环境,而不是遵循僵化死板的原则。在“深红色的问候”活动中,学生必须团结一致通过必修课程的丛林,彼此扶持越过无知和愚昧的沼泽,朝着阳光普照、充满机遇的高地前行。
面对毕业没职业的尴尬,理性勇敢面对并顺利度过。同一届的大部分人都在毕业前找到了自己的职业,但菲利普经过几次的面试都未成功就业,在当时是相当失败的,他的情绪也受到影响,很失落,但后来挺住了。这种事,我也遇到过好多次,其实重要的还是自己,有时这种人生低谷的时间不会很长,只要能挺过去就好了,只要真正付出,不要太在注意别人的言语、眼光和脸色。
投资方面讲得不是很多,因为菲利普是个记者,对于金融与投资以前接触不多,所以,一些相关提法较为简单,但有一个观点相当重要,即重视风险要高于重视收益。真正的投资者对风险的思考和对收益的思考是一样多的。回报可以用简单的百分比表示,而风险却更加不可捉摸,这也使得风险思考成了只有专家才能涉足的地方。长期不能流动的投资会让你丧失了其它的投资机会。风险并不仅仅是发生某件坏事的可能性,也是某件好事不发生的可能性。明确这种风险并为这种风险估价并不那么容易做到。选择正确的投资并且选择正确的投资组合,较之单独的投资,二者结合在一起就能以较低的风险得到较高的回报。严肃认真的总是能坚持分析“风险调整回报”,而不是单独回报。唯一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那些问题,如何应对信息的匮乏和各种不确定性。即使财务或债券计价的细节你远远地抛到脑后,你仍然具有出众的思考问题、作出决策的能力。即使是从最简单的情况下发现经济真相有多么困难,在会计领域,利用常识比坚持规则更重要。
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职业目标是“度过每一天”,把工作当成“有意思,能赚钱的地方”。巴菲特对于择业的定义是,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此后金钱方面似乎就不重要。成功是好运气的结果,但成功也给你带来了对他人的责任。过程重要,结果同样重要,实际上,过程决定结果。考试考得好并不能证明你擅长商业运作,只能证明你善于在商学院学习。
读完《哈佛制造--一场关于MBA的浮华盛》,自己又加固了对哈佛商学院的认识,一直渴望自己身边的人有人能去哈佛商学院学习,不知道我家小孩能否实现我这个愿望。这让我想起了:有希望就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