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7方面透视收入操纵

(2010-02-16 09:37:33)
标签:

销售收入

应收账款

坏账准备

信用条件

股票

分类: 经济管理

摘录了二篇较久的关于财务报表方面的短文章,学习补充下会计专业方面的内容,增长些知识。其实,在这个知识爆炸的世界,摘录不要多,几条就够,只要能真心去体会,一句话,一条信息就够了。(河之洲)

7方面透视收入操纵

  会计虽然算不上是一门高深的科学,但却是一门奇妙的学科。不论上市公司采用什么收入操纵手法,终归是要留下一些痕迹。这些痕迹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预警信号。如果存在以下预警信号时,可能表明上市公司存在着收入操纵的行为:

  1.应收账款的增幅高于销售收入的增幅。这可能意味着:

  (1)上市公司放宽信用条件以刺激销售。例如,甲骨(Oracle)1990年的销售收入比1989年增长了66%,但应收账款却增长了79%,而当年甲骨文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高达160天,比软件行业的62天多出了近100天。事后调查表明,该公司在1990年面临着收入的巨大压力,销售人员的绝大部分报酬与销售收入挂钩,为此销售人员不惜通过放松信用条件增加收入。这种短视行为导致甲骨文公司不得不在1991年初确认4200万美元的坏账,占1990年净利润的36%

  (2)上市公司利用开票持有填塞分销渠道等方式,提前确认收入。如阳光电器公司1997年的销售收入高达11.68亿美元,比1996年的9.84亿美元增长了19%,但1997年末的应收账款却比1996年末增加了39%。阳光电器操纵收入的手段就是开票持有

  (3)上市公司通过补充协议或口头协议隐瞒退货条件,提前确认收入。

  2. 计提巨额的坏账准备。可能意味着其收入确认政策极端不稳健或在以前年度确认了不实的销售收入。

  例如,Z上市公司1992-2001年销售收入合计74.95亿美元,但该公司在2001年却对应收账款计提了12.81亿美元的坏账准备(其中9.79亿美元为应收关联方的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余额高达16.07亿美元,占过去10年销售收入的21%,表明该公司不仅通过关联交易操纵收入,而且其收入确认政策极端不稳健。

  3.收购日前后毛利率发生大幅波动。可能意味着上市公司将购买日前的收入推迟至购买日后确认,或者将购买日后的费用提前至购买日前确认。

  例如,Y上市公司于19996月收购了W公司,W公司1999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为5.26%,而下半年则高达25.74%。通过推迟确认收入和提前确认成本,Y上市公司如愿以偿地将一部分本应在1999年上半年确认的收入推迟至下半年确认,从而达到规避财政部关于只有并购日后的利润才能纳入收购企业合并报表的规定。

  4.销售收入与生产能力比例失调。

  销售收入显然与生产能力密切相关。销售收入容易被虚构,但生产能力却难以被篡改。一些上市公司在虚构销售收入时,经常会忽略销售收入与生产能力的关系。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的生产能力,并与行业数据(如产销率)和市场占有率等信息交叉复核,是发现上市公司虚构销售收入的有效手段之一。

  5.与客户发生套换交易。

  如果上市公司在向其客户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的同时,在缺乏正当商业理由的情况下又大量向客户购买产品或接受劳务,且交易价格具有显失公允或对等特性,那么就应当关注该上市公司是否利用与客户的套换交易进行收入操纵。

  6.收入主要来自关联销售。

  如果上市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关联交易,尽管也能解决其产品的市场实现问题,但这种市场实现不是上市公司与独立的当事人通过价值判断和讨价还价达成的,并不能反映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关联交易确认的销售收入,不仅其可持续性存在不确定因素,且交易规模和交易价格容易被操纵。

  7.销售收入与经营性现金流量相背离。

  提前确认销售收入是上市公司操纵收入的最常见手法,其显著的财务特征是销售收入与经营性现金流量的严重背离。

 (引自于: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e1a9b90100guxg.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