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投资, 修正“坚守”
(2010-02-07 07:08:33)
标签:
基金财经万科a华侨城a巴菲特中国股票 |
分类: 经济管理 |
投资理念的形成就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长期投资虽然在美国行得通,但在中国却可能会很受伤,因为,中国市场投机性实在太强了,上涨的股价随时都可能会被打回原形,几年的苦苦等待变得无利可图。但我还是坚信,价值投资是一条通向成功的康庄大道。
但斌:长期投资, 修正“坚守”
【“我们仍然坚信,长期投资是价值投资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我们会坚定不移地坚持基于企业基本面的长期价值投资。”经历2008年的重创和2009年的反思后,但斌对“坚守”已然有所修正。】
在私募基金乃至证券投资界,但斌是一个很特别的人物,这种特别与他的投资业绩无关,而在于他始终执著追求投资的终极之“道”:用长期的投资实践去证明价值投资规律的有效,赢得盛开的“时间玫瑰”。因此,他被同行们称为“复制巴菲特最成功的中国人”。
秉持长期持股不动的风格,2004年至2007年,但斌让他的客户获得高达1800%的回报。2008年,虽然其持有的招商地产由100元跌至10元左右,但斌依然坚持己见。但这次,他为什么选择了急转弯?
自2009年12月9日国务院连续出台房地产政策“组合拳”开始,地产“金”股被打入冰窖。至2010年1月27日,地产股龙头万科A下跌24.41%,是同期上证指数跌幅10.36%的两倍有余。
事实上,但斌抛售地产股的行为始于2009年6月中旬。彼时,万科A的股价在11元至12元,但斌将手中的万科A、招商地产和华侨城A等减持了一半,换成了上海家化,成本价为20元左右。
“当时还比较犹豫,所以还留了一半。”但斌说,上海家化在随后两个月内股价始终在21元附近横盘不动,而地产股却拉出了一波上涨行情,就连万科涨幅也达33.15%。从短期来看,但斌的换股策略似乎是一种失误。
2009年7月份之后,地产股股价迅速下挫。至2010年1月22日,招商地产已回落到2009年4月28日行情启动时的低点22元附近,而上海家化却走出了独立上涨行情。截至2010年1月22日,其股价已飙升至34.7元,但斌的账面收益高达61.02%。
两者的反差让但斌开始逐渐坚定了自己“地产股不适合长期投资”的想法。而但斌全面抛售地产股的行为,却让圈内人士大吃一惊:“难道但斌要放弃长期持股的理念了?”
疑问源自于但斌此次操作与东方港湾长期以来的风格差别甚大。自2006年起,东方港湾坚定持有万科A、华侨城A和招商地产,并称其为“皇冠上的明珠”。即便是在2008年地产股成为暴跌重灾区时,但斌依然与地产股不离不弃。
为何做出清掉地产股的决策?“不仅仅是宏观调控的原因,这和东方港湾对长期持股的反思有关。2008年我们损失惨重,原因是金融地产股周期性很强,不适合长期投资。”但斌说,他依然坚守长期持股的理念,换掉地产股,只是对长期投资理念的一种修正。
但斌的反思源自2006年初。彼时,上一波牛市刚刚起步,在深圳首届私募基金座谈会上,但斌介绍了自己发掘贵州茅台的经验后,公布了一个新的发现:如果巴菲特在阿以战争、石油危机、伊拉克战争等重大负面事件中清仓持币,股神的投资收益将大打折扣。因此他认为:“成长性和波动性是股票的根本属性。如果找到一只能持续成长的股票,却希望回避其波动性,结果注定是令人遗憾的。”
时间来到2007年,地产和银行超过100%的爆发性增长让但斌开始动心。他卖掉了增长幅度开始放缓的云南白药,换成了万科A、招商银行、中国平安、招商地产、华侨城A等强周期性品种,买入比重高达总持仓量的50%。这一年,地产和银行股价大幅飙升,成为大幅超越市场的大牛股,秉持长期持股逻辑的但斌得以大显身手。
“2004至2005年的熊市,上证综指分别下跌15.40%和8.34%,东方港湾的回报是44.50%和38%;2006至2007年的大牛市,东方港湾的回报为309.75%,大幅超越同期上证综指213.04%的涨幅。”2008年3月,东方港湾副总经理张弘向《中国经营报》记者提供的投资者账户清单显示,东方港湾长期持股的风格获得了超越市场的回报。
伴随着金融地产股价的直线下挫,但斌管理的“平安信托——东方港湾马拉松信托计划”单位净值从高峰时的2.0266元最低跌至0.6136元,导致客户对其长期持股策略的质疑。曾经让他声名鹊起的“时间的玫瑰”被讽刺为“凋落的玫瑰”、“时间的霉味”,甚至有人认为,在中国根本不适合做长期投资。
“中国市场和企业都很不成熟,价格波动很大,很难做长期投资。”深圳一位私募大鳄直言,在中国只能选择“价值+趋势”的操作模式,“这个市场只适合短期持有,不适合长期潜伏。”
质疑和讽刺促使但斌反思自己的长期持股策略。“2008年我们遭受了重大损失,原因是我们的投资组合中,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的个股占比太高。”但斌回忆,周期性品种的特点是弹性大,波动大,一旦出现周期调整,下跌幅度会特别大。
与此同时,但斌发现曾经被他抛弃的云南白药,在2008年走出了独立的上涨行情。“是不是不应该换成地产、银行等周期性品种?是不是持有云南白药等弱周期性品种更适合国内的行情?”
“就算再好的资产,也要经历周期的变化,这是自然规律。地产股周期性太强,大起大落,更适合波段操作,不适合长期持股不动。长期投资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能否找到穿越周期动荡的品种,帮助我们收获预期的结果。”但斌说,巴菲特长期持股的品种大多是弱周期股票,例如可口可乐(KO.N)、沃尔玛(WMT.N),而不是地产等强周期性品种。
“长期坚守也要充分考虑行业和经济周期等因素的影响。周期性行业弹性太大,不适合持股不动。但我们在贵州茅台和张裕B上还在坚持。”但斌始终相信,长期持股所带来的回报会高于短期投机。2006年,东方港湾在香港投资的腾讯控股,迄今已获得10倍回报;2004年买入的张裕B和贵州茅台,目前更是已经获得了超过20倍的回报。
“我们仍然坚信,长期投资是价值投资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我们会坚定不移地坚持基于企业基本面的长期价值投资。”经历2008年的重创和2009年的反思后,但斌对“坚守”已然有所修正。
(作者: 卢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