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投资人生:在股市万丈悬崖前,我拉住了缰绳

(2009-12-13 20:05:50)
标签:

财经

投资

杂谈

分类: 原创思想火花

不知不觉中,又快过了一年,2009年又要过去了,这一年,依然是那样的星光灿烂,股市涨幅喜人,令许多人财富不断上涨,然而,在2009年中,依然有二类人受到大家关注,一类是IPO中的股东,一夜上亿资产,另一类就是那些在最寒冷的冬天中不断为自己加柴的价值投资者,在百年不遇的金融大危机中,他们没被击败,反而在不断加仓持股中看到了最后的胜利曙光,迎来了喝彩。而报纸上却一直都在报导第一类人,引导大家一夜暴富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其实,在这个世上,我们一直都媒体蒙蔽着双眼,一次又一次失去了自我,不断地在找终南捷径,而不是脚踏实地地去积累财富。几年前的我,最喜欢的就是这样的报导,而且在网上或报纸上不断找寻这样的报导,追寻着那些暴发户的足迹。而在股市中,我就是不断地找熟悉的人要内部、小道消息,看电视分析师的推介,在股市中不断进进出出,刚卖一个股马上冲入另一个股,只要还能买入100股,钱就不会留到明天,在股市中玩得不亦乐乎,那段时间:哥玩的是心跳,一点儿也不寂寞,特忙,天天盯盘,怕错过体裁,怕一有风吹草动被套。哥那时风光得很,逢人就荐股,但在别人过几天急问该如何操作的时候,哥已经不知道有说过此股,因为早已换股了。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还有好些人说我是股市高手,不断要找我要股票,其实说句心理话:那段日子特忙,还亏了不少钱,只赢得了称号,但却亏了真金白银,可外面没人知道,就哥心中在流血!自从接触到了巴菲特、林奇、格雷厄姆、但斌、李弛等人后,我终于庆幸自己在30岁前就能在股市悬崖前拉住了属于自己的缰绳。今生做了件最大的转变,成为了一名向往价值投资的人,而且持续不断去理解、去体会、去探索其中的理论。至今已经几年,我依然感受到那股动力,而自己财富的增殖却是我最大的动力。价值投资,让我变了一个样。

在中国这个市场中,谈价值投资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因为首先券商、分析师十万个不愿听,他们认为只有不断在市场上进进出出的人,懂得波段操作的人才是英雄,其实,这只是为了他们的口袋不断鼓起来而已;另外,初入市的新股民也不愿意听,因为,在他们身边不断能看到或听到某人的股票又涨停了,而价值投资却如大船一样平静无奇,不刺激;还有技术图表高手、波浪趋势者…..许许多多人,轮番对价值投资进行攻击。价值投资在中国投机市场中行不通形成了一个最强的声音不断灌输到投资者的耳中。其实,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我认为一套行之有效的投资策略,加上一个良好的心态,放在股市中的闲钱会令你有意想不到的未来。是价值投资,还是投机,已经显得不那样重要了。

我喜欢股市,这里没有社会那样残酷,没有势利小人那样令人生厌,更没有许多的繁文缛节,这里没有权贵、没有高人一等的人,更多的时候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只要努力或许被我们打败的可能就是那些平日需要仰视的镇长或部长……这样的环境中,令我充满信心,在不断的进取中,把对手抛到后面。记得有个钢琴家说过,如果一天不练琴他自己就知道,如果一周不练琴,观众就看得出来。这世上,除了努力与专注,没什么好的捷径。

当闪电打下来的时候你必须在场,那是跟风兄弟在2008年抱团取暖相互鼓励的日子里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句话让我在那最凄凉的季节里,笑到了最后。穷的时候,米粥是我的最爱,现在有了些钱,让跟我的亲人过上好日子,那又是我的最爱。许多人或许不屑这样的行为,因为,依然认为股市得到的钱最终还是要还回去的,风险的地方终有一天会粉身碎骨。可我却让股市成为我快乐的地方,需要的时候就从里面拿些钱出来,其它的时候就让钱静静地躺在账户中不断增殖。有时,一个月交易一次,甚至半年一次都没交易。

第一桶金最不容易,然而,第一步走好了,后面就变得容易,风险控制也摆上了首位。或许,对别人来讲,还有比这样赚得更快的途径,但对我来说可能行不通。老巴说:控制风险,还是控制风险。升得快的股票,可能也含着更大的风险,对于我来说,时间是最大的朋友,危机是最大的机会,心淡如水是最好的武器。每当朋友跟我讲起一种暴赚项目或方法时,我都会拒绝,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可能因为这个性格,让我丧失了许多赚大钱的机会,但我却把握自己的良心与原则,至少,我至今不会因贪小而失大。

几年前的悬崖勒马,令我脱胎换骨。我依然还会高举价值投资,不断践行之,活出真我,活在当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