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之旅】《《货币战争》,一本有见解的书

(2008-10-10 16:15:12)
标签:

杂谈

分类: 原创思想火花

看完《货币战争》后,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世界之间也能通过货币这种战争进行财富转移,谁在货币中占据地位谁就拥有了财富。宋鸿兵被许多人认为是一个阴谋家,该书也被当成小说看,但我倒觉得宋鸿兵是一个比较有水平的人,至少让我也了解了许多,更加关注了金融领域的大事,知道了要时刻关注自己口袋的钱,让我更加认真去学习一些金融方面的知识。不管其目的如何,说出来让别人懂得许多,这就是好人。不像有些人当汉奸一直在误导别人。美国近来坏事一件接一件,美元能否成为霸主地位有待进一步验证。而中国会成为美元下一个发动战争的美国也有待进一步验证。美国一直瞄准中国,我相信在货币方面也一定在制定什么策略来对待中国。

不管其对错,《货币战争》所说的真的是“吓了外行一跳”吗?我倒觉得行内人有时会太过自信,不学无术却又怕别人超过自己,于是就出来瞎起哄!《货币战争》给我们的警示,利远远大于弊,至少比起那些只会呆在办公室里满脑子纯理论,满脑袋空想的所谓精英学者的所谓言论和著作来说,不知道要好多少倍!其实,我们很多人是读书读傻了,尤其是批判《货币战争》的人,满脑袋是书本理论,而不懂得人的复杂,整天天真的呆在办公室里,满脑子单纯思想,以为经济危机就是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就是金融危机,而不知道进一步去想想具体的原因。从这本书的内容和论证方法来说,确实不严谨,有哗众取宠,博取眼球之嫌;但是它的核心思想却未必错误。即:在当今信用货币、虚拟货币的时代,少数人可能通过垄断货币发行权来控制世界,从而使全世界成为他们的“奶牛”。即使这一可能性极小,但其危害性却极大,因而不能不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就像全球核战争那样。这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危言耸听也是为了防患于未然,就像好多核战毁灭人类的小说一样。但是必然是有很多人想这么干的,因为巨大的利益使然。所以预防这一危险是很有必要的。

原来在经济学家茶座上读到过一个调查,学经济学的人比学其他社科类专业的人普遍自利思想要多一些。我猜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已经确立了一种信念,每个人的自利能带来全社会的福利。信念的力量是伟大的,因为拥有者会自觉其行为无比正义正确。但不要忘记,这种信念只是来自于一个假设。郎咸平也在网上说《货币战争》写的不好,真正的货币战争比他写的激烈和隐蔽不知道多少倍,而且国际资本势力难道还需要以谋杀总统来得到利益吗?他告诉我们:中国财经专业学院培养出来的博士、硕士,告诉我们货币战争是根本不存在的?地球不是一种货币,货币战争存在是必然的,这根本不需要金融常识。我就不是经济专业的部门。可我都肯定货币战争绝对存在,地球只要没有实现一种货币空间,货币战争就永久存在。

 

注:美联储系统的几个成员银行虽然都是私人公司(股权都是公开交易的),但联邦储备系统管理委员会七名组成成员须由美国总统提名,经国会参议院批准方可上任。美联储的独立性体现在其与国会、政府和财政部的关系上。虽然国会具有对美联储的立法权,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美联储,但是国会极少通过立法来影响美联储的政策制定和执行(Susan,1989)。美联储理事的任期安排、交错退休和不可罢免制,使理事会独立于政治利益和党派之争。在美联储成立之前,财政部越权代理中央银行的职能,财政部在商业银行直接存款,影响准备金进而改变货币供给。美联储成立之后,财政部长和通货总监是理事会的当然委员,直到1935年的《银行法》才改变财政部控制美联储的局面。事实上,国会于1951年裁定财政部向美联储透支违宪,才真正确定美联储的独立性。通过美联储向地方储备银行的进一步分权,能够有效地帮助美联储抵制来自外部的压力。此外,地方储备银行的跨区域结构安排、国民银行的经营活动独立于州政府均确保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根据《联邦储备条例》,国民银行必须成为美联储的会员银行,州银行是否加入由他们自己决定。美联储对会员银行的要求非常严格,会员银行仅仅可以从持有地方储备银行的股份得到6%的股息,而该股份是会员银行用公积金的3%来认购的(霍维慈,1980);并且会员银行在美联储的准备金存款额度要比非会员银行高,而且该准备存款是没有利息的,会员银行因此蒙受不小的损失。州银行一般不愿成为会员,因此国民银行成为美联储会员银行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国民银行不是向州政府领取营业执照的,他们的经营管理完全不受州政府的管辖,这是确保会员银行在独立执行货币政策时最大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