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西安庆华中学 冯玉玲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是各科教各科的,各科考各科的,并不大关注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也不太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这种各自为政,自成一体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很不利的。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注重把其他学科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语文的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中,进行学科之间的渗透,从而构建一幅语文教学与各门学科,各项活动的横向联系网,那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将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历史,政治,生物等学科中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 有效的渗透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横向思维,针对同一事物,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学科中所讲的内容可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例如教学法布尔的《绿色蝈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物课上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教学,将生物学知识与说明文的知识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学习散文《地下森林断想》联系地理学的相关知识,了解地下森林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同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地下森林的图片,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
二。学科渗透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课堂教学的迁移创造活动,注重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关注学科之间的沟通,融合。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音乐巨人贝多芬》这几篇课文时,文中人物的崇高精神,高贵品质令人敬仰,他们顽强的意志鼓舞人们去奋斗。抓住这一点,我在教学中注重结合政治课上讲的“爱国情操”,“意志的培养”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从多角度,多侧面的理解人物的内在品质,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学完这一单元后,结合单元内容展开讨论“谈名人效应”,“谈追星”。之后让学生自由写作,学生写了《生活也要有激情》,《人要有一点精神》,《心中的太阳永不落》,《舍弃“小家”为“大家”》等习作,我又利用班会开展演讲比赛。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活动中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学科渗透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
为了运用逻辑顺序写作事理说明文,在作文教学中可以运用知识迁移原则,注重课内温故知新的迁移,学科间知识的迁移,注重由课内向课外延展的创造性迁移,这一过程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充分开发智能创设了良好的坏境,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练习说明文的写作中,首先启发学生回顾其他学科所学的相关知识,其次根据作文的要求,选定题目列写作提纲。例如根据生物学上所学的家鸽的生理结构知识,运用逻辑顺序写作《家鸽为什么会飞翔》,根据物理学上所学的阿基米德定律和杠杆原理,压强的有关知识等,学生依次写了《谈浮力》,《介绍剪刀的工作原理》,《打气管是怎么工作的》等,根据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写了《海市蜃楼的形成》,《小镜映出大世界》,联系物理学科,生物学科等知识进行说明文的写作训练,既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思路,培养了知识迁移能力,也促进了语文学习。
四。学科渗透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我们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许多实际问题,都很难用某一种学科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了。往往都是根据具体的问题,灵活运用多学科中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育要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人才,学科渗透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
从以上所述可知,在语文教学中适当的渗透其他学科的知识,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更好的贯彻新课标的精
神。
在
本文基础上后经过作者进一步修改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下旬刊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