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化学规范答题模板归类总结

(2019-07-27 07:57:05)
标签:

家长必读

教育

文化

杂谈

类型1实验基本操作类

1萃取分液操作[来源:学科网ZXXK]

[规范操作] 将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打开,使下层液体高考化学规范答题模板归类总结慢慢沿烧杯的内壁流下,当下层液体恰好流尽时,迅速关闭活塞。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答题关键] 液面上方与大气相通;沿烧杯内壁;上上下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2焰色反应操作

[规范操作] 铂丝酒精灯无色蘸取()待测物酒精灯观察火焰颜色用盐酸铂丝酒精灯无色。

[答题关键] 烧、蘸、烧、洗、烧;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时,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3容量瓶查漏操作

[规范操作] 向容量瓶中加适量水,塞紧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倒立,用吸水纸检查是否有水珠渗出;如果不漏,再把塞子旋转180°,塞紧,倒置,用同样方法检查。

[答题关键] 装水;倒立;检查是否漏水;旋转180°重复操作。

4滴定管检查是否漏水操作

[规范操作] (1)酸式滴定管:关闭活塞,向滴定管中加入适量水,用滴定管夹将滴定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观察是否漏水,若2分钟内不漏水,将活塞旋转180°,重复上述操作。

(2)碱式滴定管:向滴定管中加入适量水,用滴定管夹将滴定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观察是否漏水,若2分钟内不漏水,轻轻挤压玻璃球,放出少量液体,再次观察滴定管是否漏水。

[答题关键] 固定;观察;旋转活塞或挤压玻璃球。

5滴定管排气泡操作

[规范操作] (1)酸式滴定管:右手将滴定管倾斜30°左右,左手迅速打开活塞使溶液流出,从而使溶液充满尖嘴。

(2)碱式滴定管: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向上倾斜,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球,使溶液从尖嘴流出,即可排出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

[答题关键] (1)倾斜30°使溶液迅速流出。

(2)胶管弯曲向上;挤压玻璃球。

类型2检验、鉴别类

[答题模板]

1离子检验的一般模式为

取试样加水溶解……试剂除干扰()分离()……检验试剂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2鉴别的一般模式为

(1)固体鉴别一般模式为

分别取固体分置于两支试管中加热或加入……试剂,现象是……的是……物质。[来源:Zxxk.Com]

分别取固体分置于两支试管中溶于水形成溶液,加……试剂,现象是……的是……物质。

(2)溶液鉴别一般模式为

高考化学规范答题模板归类总结分别取两溶液分置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试剂,现象是……的是……物质。

分别取两溶液分置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试剂,现象是……,继续加入……试剂,现象是……的是……物质。

(3)气体鉴别一般模式为

取适量……溶液于两支洁净试管中,分别通入两种气体,能使……(试剂)……(现象)的是……气体,不能使……(试剂)……(现象)的是……气体。

类型3平衡理论描述类

[答题策略]

理论型简答题一般是演绎法的三段式答题模式(前提、推理、结论)(1)问题所涉及大前提(相关的理论或规律)的表述,一般很熟悉的理论或规律可以只写名称,也可以用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表示,并不需要把其详细内容写出;(2)问题的推理过程(具体条件下的变化等)的表述;(3)问题所涉及变化的结果。

【例题】 (1)利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作用可以制备NH3,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NaOH的作用_______高考化学规范答题模板归类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考化学规范答题模板归类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如果向AlCl3饱和溶液中不断通入HCl气体,可析出AlCl3·6H2O晶体,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析出晶体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____高考化学规范答题模板归类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规范答题模板归类总结3)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时,阴极附近的pH增大,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范答案】 (1)浓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高考化学规范答题模板归类总结NH3·H2O高考化学规范答题模板归类总结NH4()OHNaOH溶于氨水放热,c(OH)增大,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可生成NH3

(2)AlCl3饱和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

AlCl3·6H2O(s)高考化学规范答题模板归类总结Al3(aq)3Cl(aq)6H2O(l),通入HCl气体,溶液中c(Cl)增大,平衡向左移动,析出AlCl3·6H2O晶体

(3)溶液中存在平衡H2O 高考化学规范答题模板归类总结 HOH,电解时,阴极附近的H放电,c(H)减小,平高考化学规范答题模板归类总结衡右移,c(OH)增大,故pH增大

[答题模板]

(1)……存在……平衡,……(条件)使平衡向……(方向)高考化学规范答题模板归类总结动,……(结论)

(2)对于……(反应特点)……(条件)使平衡向……(方向)移动

类型4实验现象描述类[来源:,,]

1实验现象答题模板三角度

(1)有关溶液的现象描述(五大类)

颜色由……变成……

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面差)

溶液变浑浊或生成(产生)……(颜色)沉淀;

溶液发生倒吸;

产生大量气泡(或有气体从溶液中逸出)等。

(2)有关固体物质的现象描述(四大类)

……(固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固体)逐渐溶解;

……(固体)体积逐渐变小(变细)

……(固体)颜色由……变成……

(3)有关气体的现象描述(三大类)

生成……()气体;

气体由……色变成……色;

气体先变…………(加深、变浅、褪色等)[来源:学科网]

2现象描述时的注意事项

(1)现象描述要全面: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闻到的。

(2)要注重对本质现象的观察:本质现象就是揭示事物本质特征的现象。如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白色固体是本质现象,因为由此现象可正确理解化学变化这个概念,而发出耀眼的白光则是非本质现象。因此,观察实验现象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主要的观察对象。

(3)现象描述要准确

不能以结论代替现象。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高考化学规范答题模板归类总结,而不能用结论生成四氧化三铁代替生成黑色固体[来源:Z.xx.k.Com]

要明确火焰等概念的区高考化学规范答题模板归类总结别,不能相互代替。

类型5滴定终点现象类

[答题模板]

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后,溶液由×××色变成×××色,或溶液×××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答题关键]

高考化学规范答题模板归类总结

类型6装置气密性检查类

[答题模板]

(1)微热法检查

封闭(关闭活塞、导管末端插入盛水的烧杯中等)、微热(双手捂热或用酒精灯稍微加热)、气泡(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逸出)、水柱(移开双手或停止加热,观察到导管中上升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2)液差法检查

封闭(关闭活塞或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等)、液差(×××容器中加水,使×××高考化学规范答题模板归类总结×××形成液面差,停止加水,放置一段时间,液面差保持不变)

[答题关键]

(1)选择方法:微高考化学规范答题模板归类总结热法或液差法;

(2)叙述操作:如何形成密闭体系、如何加热;

(2)描述现象:观察气泡、液柱或液面变化;

(4)得出结论:通过什么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

【例题】 制备氮化镁的装置示意图如下:

高考化学规范答题模板归类总结

A     B   C  D高考化学规范答题模板归类总结 E    F   G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范答案】 关闭a的活塞,在G中先加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微热高考化学规范答题模板归类总结b,这时G中有气高考化学规范答题模板归类总结泡冒出,停止加热,冷却后,G中插在水中的玻璃管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