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考前大提醒

标签:
高考教育 |
高考化学考前大提醒
一、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书写规范,化学用语正确
答题时字应尽量写规范,不要求书法,但要求尽量地清晰,尽可能避免写连体字。既有文字答题,还有符号书写,化学符号(如:CaCl2与CuCl2)、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名称,要求什么,对应作答,有机结构简式中原子间的连结方式表达正确,不要写错位。 结构简式有多种,但是碳碳键、官能团一般不要省略, 酯基做好不要写成“COO”,硝基、氨基写时注意碳要连接在N原子上。如,COOHCH2CH2OH(羧基连接错),CH2CHCOOH(少双键) 等(强调:在复杂化合物中酯基、羧基最好不要简化)。化学用语中文名称不能写错别字。如,“酯化”不能写成“脂化”,“羧基”不能写成“酸基”。
必须会写的字:
⑴羧基(-COOH)、羟基(-OH)、醛基(-CHO);
⑵萃取、分液、蒸馏、渗析;
⑶油脂(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酯化反应、加成反应;
⑷氨气、铵盐、(气体)逸出、(液体)溢出;
⑸研钵、坩锅、褪色、溶解、熔点;
二、记住一些热点问题的经典习题和解题方法
化学选择题出现机率大的重要考点有:
①阿佛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注意PV=nRT的灵活应用);
②原子结构(质子、中子、电子之间的关系);
③离子方程式的判断正误、离子共存的判断;
④氧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注意化合价升降守恒、电子转移守恒、最终产物判断);
⑤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晶体熔沸点比较;
⑥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三个主要的守恒关系);
⑦化学平衡的移动的判断;
⑧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仪器使用、物质分离和检验);
⑨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注意官能团的性质、等效氢(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做选择题的四种基本方法:排除法、极值法、估算法、猜测法等。若仍没有头绪,可填上你的第一感觉选中的代码。答案与题目要结合考虑(一定要读完全部题包括4个选项,然后再思考)。
三、能非常熟练地联想到下列知识点:
1.熟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电子排布和周期表的关系,化合价和最外层电子数、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的关系(包括数的奇偶性),微粒的半径大小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非金属氢化物的稳定性、酸性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熟悉常见的分子或单质、化合物的物质结构(水、氨气、二氧化碳、金刚石、二氧化硅的结构特点),相同电子数的微粒(10电子,18电子,H2O2和H2S,CO、N2、C2H4,O2、CH4))。
2.知道典型的溶解性特征
①.加入过量硝酸:a.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沉淀:AgCl,原来溶液是Ag(NH3)2Cl;
b. 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沉淀:或者是硅酸沉淀,原来的溶液是可溶解的硅酸盐溶液。
c. 从溶液中析出的淡黄色沉淀:原来的溶液中可能含有S2-,或者是S2O32-
②加入过量的硝酸不能观察到沉淀溶解的有AgCl,BaSO4;BaSO3由于转化成为BaSO4而不能观察到沉淀的溶解。AgBr,AgI,也不溶解,但是沉淀的颜色是黄色。
③.能够和盐反应生成强酸和沉淀的极有可能是H2S气体和铅、银、铜、汞的盐溶液反应。
④先生成沉淀后溶解的:CO2和Ca(OH)2,
3.操作不同现象不同的反应(互滴实验): Na2CO3和盐酸;AlCl3和NaOH,NaAlO2和盐酸;AgNO3和氨水;FeCl3和Na2S;H3PO4和Ca(OH)2反应。
4、两种单质反应生成黑色固体:Fe与O2、Fe与S、Cu与O2
5、先沉淀后澄清的反应:
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
AgNO3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沉淀后澄清:
NaAlO2溶液中滴加盐酸,也是先沉淀后澄清:
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先沉淀后澄清:
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先沉淀后澄清:
KAl(SO4)2与NaOH溶液:
6、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最终能生成沉淀的物质:苯酚钠溶液、硅酸钠溶液、偏铝酸钠溶液(这三种都可以与少量硝酸反应产生沉淀)、饱和碳酸钠溶液。
苯酚钠溶液:
硅酸钠溶液:
饱和碳酸钠溶液:
偏铝酸钠溶液:
7、能生成两种气体的反应:
Cu(NO3)2受热分解:
AgNO3受热分解:
HNO3的分解:
Mg与NH4Cl溶液的反应:
电解饱和食盐水:
C与浓HNO3加热时反应:
C与浓H2SO4加热时反应:
H2C2O4晶体受热分解:
8、同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气态氧化物可以发生反应生成该元素的单质的是: S、N元素
H2S+SO2——
NH3+NO——
NH3+NO2——
9、同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盐的是:N元素
NH3+HNO3——
10、同时生成沉淀和气体的反应:
Mg3N2+H2O——
CaC2+H2O——
Na2S2O3+H2SO4——
Ba(OH)2+(NH4)2SO4——
Al3+、Fe3+-——S2-、CO32-、HCO3-间的双水解反应:
Al3++S2-——
Al3++HCO3-——
Fe3++CO32―——
Fe3++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1、常见的置换反应:
(1)金属置换金属:
如溶液中金属与盐的反应:
铝热反应:
(2)非金属置换非金属:
卤素间的置换:
氟气与水的反应:
二氧化硅与碳的反应
硫化氢与氯气反应:
(3)金属置换非金属:
活泼金属与非氧化性酸的反应:
钠与水的反应: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锌与硫酸氢钠溶液的反应:
(4)非金属置换金属:
氢气与氧化铜的反应:
碳与氧化铁反应:
12、一种物质分解成三种物质:
2KMnO4
——
NH4HCO3
——
(NH4)2CO3
——
AgNO3
——
Cu(NO3)2
——
NH4NO3
——
NaHCO3
——
Ca(HCO3)2
——
Cu2(OH)2CO3
——
H2C2O4
——
HNO3——
13、三合一的反应:
NH3+H2O+CO2
——
4Fe(OH)3+O2+2H2O
——
4NO2+O2+2H2O
——
4NO+3O2+2H2O
——
CaCO3+CO2+H2O
——
Na2CO3+CO2+H2O
——
AlO2-+Al3++H2O
——
14、能同酸反应的单质:
(1)金属单质(顺序表前的可以同非氧化酸反应,后面的只能与氧化性酸反应)
Zn+H2SO4(稀)——
Zn+H2SO4(浓)——
Cu+HNO3(浓)——
Ag+HNO3(稀)——
(注意:铁、铝遇冷的浓硫酸、硝酸会钝化)
(2)C、S、P可跟氧化性酸(浓H2SO4、HNO3)反应
C+H2SO4(浓)——
C+HNO3(浓)——
S+H2SO4(浓)——
S+HNO3(浓)——
(3)卤素(Cl2、Br2、I2)、O2可与还原性酸(H2S、H2SO3)反应
H2S+X2——
H2S(溶液)+O2——
H2SO3+X2——
H2SO3+O2——
(4)Si只与氢氟酸反应:
Si+HF——
15、能同碱反应的单质:硫、硅、铝、卤素单质
S+KOH(浓)——
Si+NaOH+H2O——
Al+NaOH+H2O——
Cl2+NaOH——
Cl2+Ca(OH)2——
[注意]:既能跟酸又有跟碱反应的单质有Al、S、Si、P、卤素单质
1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无机化合物:
弱酸的酸式盐、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弱酸的铵盐;
NaHCO3+HCl——
NaHCO3+NaOH——
Al2O3+H2SO4——
Al2O3+NaOH——
Al(OH)3+NaOH——
Al(OH)3+H2SO4——
17、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均有气体放出的有:
NH4HCO3、(NH4)2CO3、NH4HSO3、(NH4)2SO3、NH4HS、(NH4)2S
NH4HCO3+HCl——
NH4HCO3+NaOH——
(NH4)2SO3+H2SO4——
(NH4)2SO3+NaOH——
NH4HS+HCl——
NH4HS+NaOH——
18、能生成沉淀和强酸的反应:H2S与Cl2、Br2;CuSO4与H2S
H2S+Cl2——
CuSO4+H2S——
能生成两种强酸的反应:Cl2(Br2、I2)与SO2反应
Cl2+SO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