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芬尾·安可达尔玛提亚

标签:
福州平潭岛石屋建筑旅游 |
分类: 震旦本纪(内篇) |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3/05/02/6/20135218194268729.JPG
我一直深爱着达尔玛提亚的海岸,到现在依然如此。那里没有“绿色恐怖”,那里只有石头和盐田。哦,树还是有的,但是没有到自然=绿色的地步;房子是石头的,与悬崖和海岬是相同的颜色;街道是有上坡下坡的,不是经过N通一平的……
Anyway,就是对荒凉感的崇拜。自然的力量。
去平潭之前我曾经google过岛上各村镇的肌理,后来觉得芬尾不错,才决定去的。现在老了,精力不比当年,而且我很难承受看到没有特色的县城或者村镇带来的挫败感,于是计划一下就变成了每次一县一镇,多了不去,免受刺激。另外我发现,现在对城镇肌理identity的渴望依然很强烈,而自然,不是因为更喜欢了,是因为在原来的基础上,县城的水平掉下去了,搞得我好像更喜欢自然了。其实,我依然是城市人,看到好的村镇,尤其是好自然旁边的好村镇,感觉会更好一些。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3/05/02/6/20135218185446707.JPG
闽东南的山墙都很有特色,从莆田过来不到福州市区的那段,是这样的猫耳朵。其实这种山墙主要用在家庙或者寺庙上,但是偶尔也出现在民居上。有可能是寺庙变的民居。这个没有考证过。总之很有趣就是了。
为防止台风把屋顶掀了,闽浙一带海边的住户都在屋顶上压上石头。现在屋顶很少用挖了,那也要压石头,不压石头就压空心砖砌体,很有趣。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3/05/02/6/20135218185836533.JPG
远看一些,镇子里白花花的一片,因为石头是白色的。所以我才会想起达尔玛提亚来。那边也是这样的,只是菜畦里种的好多都是橄榄。
院子的围墙偶尔会多砌出来一块,种点花,或者干脆野草花。
有了花,生活看起来就更美好了。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3/05/02/6/20135218184893338.JPG有的家门前是硬叶的灌木。这样就很有地中海的感觉了。
喂,小四眼!
晾衣服。
这回的一大败笔是没有保持对徕卡风格的信任,总觉得要做一些虚化背景的感觉。最后虚化一出来,完全失去了那种荒凉感,成了“典型天朝美学”,不大气了。而且宾得的色调偏蓝,生生把一个“佳能的天空”(浅蓝色的天空,白云和薄荷绿色的海水,很轻盈的配色)变成了“江南梅雨”,正能量全没了,全是丧败感。待我发完宾得的片子,回来讲述啥叫徕卡,啥样才叫达尔玛提亚。
PS带的是宾得的长焦,50-200,徕卡是24-90.以后再拿宾得的18-55与徕卡PK一下。不是说徕卡的多么好,而是,要在正确的时间用对场合。徕卡拍梅雨就是噩梦。哪天试试看能噩梦成啥样。
还碰到了村里的婚礼。
海边依然是黄花月见草的天下。
看上去色调很“江南”吧,那种柔弱无力的蓝色,很烟雨蒙蒙吧。
那真不是我看到的,也不是我想要的。
之后是徕卡的卡片拍的,准确的海水色彩,但是整体效果偏绿。然而徕卡的好处是拍石头绰绰有余(也就是说成像风格很硬朗很“德国”)。这款卡片是松下代工的,可是我们拿来松下同款机,发现居然成像风格和色调……还是不一样的!!!是逻辑上的不一样。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3/05/02/6/20135218193664920.JPG
街道的尽头是大海(钱便澳)。硬朗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似乎天气也瞬时晴朗了起来。
巨石上的房子。
海边拍拖的情侣。
海港。
然后往村里走走,换一个“入海口”。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3/05/02/6/20135218194661816.JPG石头房子。不过天朝还是透明度不够好(地气湿度大)。
细节。有石头房子的地方,最好有石头的楼梯和柱廊。
呐,就是这个意思,石头的,简单的加工,一样的美。
山墙后的猫耳朵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3/05/02/6/20135218195384613.JPG
有些新房子,有些老房子。新房子也不是纯钢混的,有时是把老房子推了一半加上去的,几面石头的山墙,然后阳台是钢混的。唉呢喂,总是处于一种动态的稳定感中。
就是这种白色,没有树的状态,很感动人。
欧洲的状态有很多种,这是其中一种。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3/05/02/6/20135218195013721.JPG
浅浅的天空。
又是海。色调不同,显得比刚才那辑更加晴朗。
海湾里的海水也是绿色的。
远处是养殖场。
我的幸福总是很小,小得用一句话,甚至一个题目就能概括了。
后来回到县里的海滩。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3/05/02/6/20135218193491937.JPG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3/05/02/6/20135218193350992.JPG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3/05/02/6/20135218191530713.JPG
宾得依然有种“民族风”的感觉。不过要承认,宾得的阴天效果好些。现在比较明白了,要打造“民族风”,北方用尼康,南方用宾得,最合适了(我用佳能做定位色),然后要是表达“带石头的晴天”,用徕卡很好,要是“纪实版的黑白阴天”,我同事有个理光的卡片也不错。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3/05/02/6/20135218203461588.JPG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3/05/02/6/20135218203326874.JPG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3/05/02/6/20135218203122202.JPG徕卡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