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塘】折叠的阿尔勒

(2012-08-23 14:46:46)
标签:

台州

温岭

石塘

石屋

东方巴黎圣母院

旅游

分类: 震旦本纪(内篇)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题目有些怪。这也是感受完了波多菲诺之后,对石塘另外的感觉。

离开了海边,石头房子就慢慢多了起来。这些石头房子,使得石塘被称作“东方的巴黎圣母院”。虽说看上去的确与巴黎圣母院毛关系都没有,但是我还是会疑惑——这种风格,我曾经是熟悉的,而且那个地方,也是我挺喜欢的。而且,那个地方也不恶俗,甚至,比巴黎圣母院还要有情调。

 

最后终于想起来了,是梵高的阿尔,出产了传说中的放荡姑娘的阿莱城,摄影节的阿尔勒。普罗旺斯哟~~

只不过阿尔勒是平的,这个是折叠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特别有设计感的传统的石窗。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房顶压上石头抗台风。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石墙上的光影。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个有点像克罗地亚的Trogir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窗边种点花。

我很少会拍细节,但是这次真的有些手痒了。上回手痒的时候,还是在青岛。

 

然后说市容,我的职业病。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有的时候,乱乱的市容反而给人一种平和的感觉。另外,旧城里石头多,树少,也给人一种放松的感觉。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报复性消费——被规划出的街道都是两排树的,脏兮兮的,就像两行发霉了的泡沫一般,而只有石头间的空隙,才让人有了没有被规划的感觉。后来再想,难道被规划出来的街道,带给人的是一种被监视的感觉,而只有自己长出来的城市,才是活的?

完蛋了。原先因为觉得景观假而不设计,现在又因为城市假而不规划,我这辈子没前途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安静且狭窄的街道。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大面积的墙。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最近是收虾的季节,大家都在剥虾仁。

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我是很排斥“天真的儿童”这样的大头照的,特别是看了NHK纪录片中那种对着维族小姑娘就是一个圈猛拍的内地游客,我开始觉得恐惧了。对于我而言,我更希望自己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做个路人甲,而不是像看猴子一样地看当地人——那样就是对别人的生活的毁灭,你以为那些买票参观的民族建筑的主人,真的很欢迎天天那么多人像看猴子一样地看他们吗?然后又想到了一句话——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其实从石头的反光上就能感受到,小巷子里很凉快。这种凉快是林荫道远远达不到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从这个角度看山顶,太NB了,城堡呀!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走过一段集市。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因为有了石头而喜欢拍墙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片的石头房子更多。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就是最古老最的样子了。我还帮人家捡了一件被风吹掉的背心。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看这装饰。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看右边的烟囱。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建筑师的想象力,绝对比不过农民和政府官员。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暴晒下清透的感觉。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就是因为这些棚子,所以开始像阿尔勒了起来。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旁边那个碉楼是保护文物。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橙色的市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