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绿茵毯上盛开的喀斯特花蕾
标签:
贵州安顺喀斯特地貌天无三日晴旅游 |
分类: 震旦本纪(内篇) |
如果是拍南方普遍的湿漉漉,阴呼呼,没太阳的日子(比如冬季或者梅雨),什么机器才能表现呢?或者北方带有些沙尘味的晴空,是着重表现沙尘呢,还是创造出一个虚拟的梦?目前大家普遍采用尼康造梦,可是尼康对付南方的天气,我也实在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回打飞的去贵州,其实有这么几个因素。1.我从没去过贵州;2.我想看到发育不完全的喀斯特地貌;3.碰碰运气,没准能看到油菜花;4.我带上手头所有的牌子的相机,看看最后哪个更加适合表现南方的阴天(因为目前国产的相机还达不到鬼子设计的相机成像风格的境界)。
其实这回更加敬业,因为3月北京通常都是灿烂的晴天,而越往南,阴天越多。我自己喜欢坏天气,但是前提是,能让我看到云的纹理。棉被一般的云是我不喜欢的。这回过去的话,需要着重使用这些词语——“氤氲”、“茵”、“柔肠百转”、“烟雨蒙蒙”,以增加一下词汇量。
于是,我就这样,带着一身的任务,灰走了……
怎么将糊了吧唧的南方春拍好?如果没有色彩也没有质地的话,还有什么?
茵茵……氤氤……濛濛……淅淅……中文的好处是,二维的,可以从一个字里读出一种意境来,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关西六人组(建筑师)的展览,也是把每一个建筑师的风格用一个象声词表达,于是远藤秀平是Guru
Gru,李英一是Maze Maze,还有Gui Gui,Jiwa Jiwa,Zig Zag,Gun Gun,也挺好玩的。
琼瑶奶奶的一篇小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母亲叫忆湄,湄是湄坪的湄,湄坪在贵州,blablabla,也就是说,湄坪有着姥姥的罗曼史。从湄坪联想开来,贵州的城镇,在我的幻想中也应该是那种湿润的,惹人怜爱的,郁郁葱葱的山脚,山上飘着白色的慵懒的像羽毛一样的雾……然而我忘了……地质学上的事情……以至于我到了贵阳几乎脱口而出——kao,这不明摆着是蚩尤后人的地盘嘛,跟汉人有P关系……
安顺是个好地方(PS安顺跟安顺场可岔远了),不过,丘陵还是高了点,尖了点——我怀疑按照我的审美的话连罗平也不够要求,那我只能跑到斯洛文尼亚去了——地图上看着圆鼓鼓的峰丛,到了实地,也左右不过女人的胸样,不过,真的比桂林一带柔顺得多,平滑得多。
这边最经典的景色,与罗平一样,也是喀斯特峰丛下的油菜花海。不过我还是去早了,3月初,还是一片绿茵茵的样子。
梯田。
对于贵州来说,雾天是拍照的好天气,而最糟糕不过的,是晴天。同时,模糊但色彩正确的片子是漂亮的,带有梦幻感的,而清晰的,反而成了噩梦——如果一定要清晰的话,就会在片子里出现积水,烂泥,垃圾,哪些如果真在省道上走就会走一路骂一路外带赔上一双鞋和一条裤子的东西,同时还要被超载的大笨卡车“啲”死或者被碾死或者被溅一脸的黑水。所以我一直觉得,贵州其实是个适合车拍的地方,那些凯斯特地貌,只要不是溶洞,在车上欣赏是最好的。如果再有个小雨或者雾的话,就更有气氛了。
这边还有个水库。
机场附近的远山。
起飞了。
云从山上滑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