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暮里日暮里•里斯本】走过的花开

(2012-02-18 11:06:02)
标签:

葡萄牙

里斯本

阿尔法玛

铺地

市容

旅游

杂谈

分类: 日暮里双年展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走过的花开。
走过的,都是人生。
但是有些人,居然是没有人生的……
前几天我们在做英国的考察线路,报名的建筑师们说,太累啦,我们要轻松的。我说好呀,那咱们去酋长球场?安菲尔德?老特拉福德?他们一片茫然的眼神。我说,哟,不是球迷呀,那咱们徒步去?哈德良长城?英格兰—苏格兰栈道?诺森伯兰的海边?七姐妹国家公园?要不最俗的就去湖区吧,毕竟是英格兰的江南。我老板暴跳到,人家那是建筑师,要看的是建筑,你怎么能把人往没人的地方带!我说好吧,如果只在伦敦的话,咱们去个剧院?比如看个话剧,听个音乐剧之类的,毕竟人家莎士比亚就是这么出来的……然后我看见建筑师们的眼睛都变成了圈圈……于是我可happy地回家了。哼,天朝的建筑建成这样,都是因为你们没有爱好——连说你们没文化都侮辱了“没文化”这个词。

 

所以,一帮没有生活的人,能带给别人美好的生活么?

假设我们杂志在任务采访上能够做到有深度,唤起建筑师对社会责任感和自己的责任感的关注(这话听起来过时,但是我们的大客户通常在中西部城市),然后带他们出去玩时,能够教会他们怎么玩,就真的是我想要的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我在一座城市中晃荡的时候,总喜欢扫街——扫的不是美女和小品,是整条街道的明暗和色彩,还有质地。可能是因为我眼拙,只能看见大面上的(我近视快600),或者说,是我的职业病,我觉得城市跟城市的区别不在于美女和小品,而在于整体的比例。

所以极少能看见我用大光圈拍虚化的背景,我的眼睛看什么都是虚的,戴上眼镜,看什么都是实的。窗前辈说建筑师会喜欢看这种视角的,后来我发现果真是,尤文图斯照片子也是这个视角,所以我们真是职业病,如果上纲上线来说,就是“不关注个体的特性,典型的集体主义的宏大叙事,不贴近人的生活……”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扯远点说一个事啊,洗脑和教育,怎么区分?现在我过得很烦,因为大家都烦,大家都觉得自己是公民,政府都是摧残公民的,老板都是剥削员工的,所以动不动就骂政府骂老板,自己却不去努力提高自己,觉得别人都欠自己。我真的不明白“公民社会”这个概念,本来是要强调每个人对政治的责任感的,怎么到了天朝就会成了“骂政府就是责任感”?

这事也跟最近招人有关系,现在不好招到有责任感业务也还可以还有专业背景的,哪怕校对这件事,我也敢说单位里面没人比我的中文语法更好,新来的小编辑能把“波罗的海”改成“波罗海”,让人连培训的欲望都没有了——没有常识和生活的人,怎么培训?!如果你觉得教育是洗脑的话,那你就采用自学的方式躲避洗脑,就像我大学时翘古典园林的洗脑课(我们学校教的古典园林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原教旨主义)读了很多经济学的书一样,而不是翘课去逛街或者打麻将,回来抱怨老师学校怎么烂。

所以我很烦。另外有个理论是,素质高的人跟素质高的人在一起才能激发创造力,否则很容易劣币驱逐良币。现在大编辑们的交流越来越少,只要有点出息的,就被外派或者单独处理一个部门,慢慢的大家都疲了。我们大约同一时间进来,现在同一时间疲了,以后,会不会同一时间去休gap year或者辞职?那,我的梦想该如何维持下去?

 

我现在过得很彷徨。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然后言归正传,说里斯本。

啊对了再说一句哈,原先觉得文章被看的次数太少,所以总会想自荐。现在开始分情况了,就像前几篇那样扯淡的,都不自荐去。那是我自娱自乐。只有真有对当地的感慨的时候才自荐,因为那样才不会害人。想开了,也就高兴了起来。

好了,说里斯本。从建筑上说,里斯本是个相当无趣的地方,因为简而言之就是“欧洲城市”那样子,欧洲全一样——额,当你第一次欧洲N国游到最后,会觉得欧洲都一样;当你在这边上学,会觉得欧洲老不一样了;当你开始喜欢自然的时候,面对自然的多样性,城市中的建筑又趋于相同起来。所以,假设里斯本像巴塞罗那一样平的话,那扫街的时候只好眼睛向下看了——因为,只有铺地,才能看出葡萄牙味来。

不过幸好里斯本是山城,所以上坡下坡之类,还是很有趣的。这样眼睛又不由得往下看起来——看地面上扭动的轨道,如蕾丝一般铺在各个山头。

所以这辑叫做“走过的花开”,说的就是两件事情——铺地和铁轨。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拱门的气场很大的说。一出去,就是海湾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我也很喜欢骑楼的灯饰和光影。

 

有些事情很美好,美好得我都不想说,只觉得这种美好应该是大家看了片子都能感觉到的。所以我也会认为,如果这种美好没有被人发现,只能说是我的片子不给力。所以这也是我寻找最佳表现力的动力。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里斯本与波尔图的关系,就是帝都与魔都的关系,很较劲。当我们到了波尔图的时候,我的感慨是——好大的澳门啊……不过里斯本不会让人有这种联想,所以也就说明了里斯本比较“欧洲城市”化点,建筑都是那样的。这也是我们这回的行程以三个点(波尔图、里斯本、拉古什)画圆的原因。我们挑了葡萄牙北中南三个最有代表性的城市,然后在附近转。至于山区,去一次要连带一晚上,结果没安排开(1月25日的法鲁—波尔图的飞机定了不能改签),就算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晚上看铺地也很有感觉。

很像澳门的议事厅前地哈!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我们很喜欢的飘窗。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我们住在Rossio火车站里。这个以后会单介绍。我们这回住的地方都是我特意挑的,很有特色。

(我实在很想把水印后面的尤文图斯P掉……)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张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看不出来算了。本来拱门上边是橙色的,下面是蓝色的。后来因为塞在这一辑里,被我P成了黑白,但是也能看出来一半白一半黑,所以就留下来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张片子可能很难被看懂。是这样的,葡萄牙的城里的建筑外墙砖好多是瓷的,虽然建筑本身未必顺光,但是总有光被反射过来,所以能看到背光处熷熷亮。

PS,传说葡萄牙的瓷砖外贴是跟巴西学的,原先这种瓷砖也是仅限浴室,但是巴西那边天气不一样,当地人也没理解,就给贴外面了,发现效果还挺好的,屋里很凉快,于是就全这么贴了,然后反馈到葡萄牙就是,巴西需要大量瓷砖,没移民的葡萄牙人很纳闷——那边哪有那么多浴室啊?!——可是既然那边说要,那就出口呗!后来发现这么贴的话屋里凉快,然后本土也这么贴了。

不知道海外的中国人能够发明出什么来反馈大陆哈!看到葡萄牙与殖民地的段子,人的心情会变得愉快起来,不光是理解了这种原先被认为很暴力的关系,还能感受到“假设我是宗主国的话”,会是什么样的,也会对现在偷渡的和移民的人抱有很大的期望,觉得他们最后肯定能变出好玩的东西来,而不会再抱有原先的偏见了。葡萄牙真的很有魅力的说,这是第一个让我觉得有趣的宗主国。(鬼子也挺好玩的,但是段子都太冷或者太囧,不像葡萄牙这么温暖。)

PS.天朝政府应该多关心关系Prato或者别的唐人街的黑社会啊,教育啊,卫生啊,产业啊等问题,那也算咱们的租界呀!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开始电车线篇了。电车线和铁轨是我的最爱……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就是我前面说的“钢铁蕾丝”。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去阿尔法玛的一大乐趣是追车(拍照)。

这是著名的28路车,就像北京的103路电车,穿越的都是经典的地方。鉴于都是帝都,所以我在这里特别地广告一下。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上面有个特别著名的平台,到里斯本的人都会在那里照相,除了我,因为我跑到它下面去了,然后再经过这里时是晚上吃BBQ,还没带相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不知道从哪里,突然来了这么一点光。

(囧死……上面有一张在几乎同一地点不同天拍的片子,只是焦距不同……可见我多喜欢铁轨……)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不知为什么,我自己特别喜欢这张,觉得特有生活气息,而且背景交代得也很完整(公交车的后面就是海湾了),连审美都是典型的欧洲摄影味(决定性的瞬间还是啥),用的还是徕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