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城越·土林】太阳照在桑干河故道上

(2011-06-09 08:10:55)
标签:

大同

土林

桑干河

水土流失

地表沉积

旅游

分类: 震旦本纪(内篇)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土林,原先叫石板沟,是桑干河的故道,现在河改道了,那边就剩下干涸的土林了,猛一看上去挺能蒙事的,大家都以为是长城的遗址。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就是桑干河现在的地方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一共有4-5层不同的土,按年代一点点积累下来。其中有两层是灰白色的,一层偏黄,一层偏绿,不知道和白垩纪有没有关系,因为我尝了一下,是钙土。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不同层有不同的盐,被溶蚀后就顺着水流流下来,然后在地上一层层地干掉。钙盐是倒数第二个风干的,最后流走的是白色的细沙。上面就是不同的钙华,走在上面咔咔直响。其实我特别不愿意踩,因为不想踩坏。可是有的地方细沙层太窄了,只好踩钙华了。
对了,细沙层再往下,是没有被好好风化的母岩,也是白色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总有生命在荒漠顽强地生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