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琉】走过高更的日子—清水

标签:
帛琉帕劳牛奶湖德国水道鲨鱼城 |
分类: 南岛-上座部本纪 |
4个坑呐(福州、泉州、帛琉、菲律宾),所以就乱填了,反正不在一个分类里面。福州那个坑还要填3-4铲子,不着急。
走过高更的日子
(一)
“文化”、“文明”这类词,说多了就无趣了。但凡介绍一个国家,都要从“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文明古国”、“文化大国”开始的话,也就老生常谈了。旅行的人,除了文化、文明,别的就没有可看的了么?
最开始产生这个疑问的时候我还在萨达尔,之后打算在斯普利特呆5天,最好能跳到赫瓦尔去;而萨格勒布,2天足矣(其中有一天去瓦拉日丁);同屋的棒子J则是斯普利特1天,萨格勒布4天,尽管我告诉她“首都通常很无聊”。当时我猜测天朝、鬼子和棒子跳国(这个词多用于欧洲,意义同于跳岛)都跳大城市,他们一定相信首都最有文化,景点最多吧?
所以现在,我甚至怀疑“文化”这个词,本来是炒作,越是没有自信的,越觉得自己(至少是祖先)有文化,越要去觊觎别人的文化,然后同时,或多或少地BS着“没有文化”的地方,隐隐地对自己的BS还有点优越的自恋的心理——这就是传说的品味,Taste吧?
另外,“文化”的地方,往往是人工大于自然的,所以往坏了想想,又怀疑这种对文化的崇拜是否源于人的自恋。想到这里,便更觉得恶心了。
最终走上了高更的老路,开始“反文明”了。
高更逃到了塔希提,我们逃到了帛琉。
(二)
本来想说“山寨高更的日子”的,帛琉毕竟不是塔希提,但心理是差不多的,在一个地方呆烦了,某一天肾上腺素突然爆发,暴走了。
把自己空投了。
于我而言,这次空投的最根本原因,又要算在塔特拉山的头上。爬了一次雪山,被“开窗”了——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开了一扇窗——回来的第一件事,直奔超市发,买瓶“热带水果”味的果汁,开盖“咚咚咚”灌下去,“啊~~~”一声,爽的说……
尤文图斯,女,27岁,水瓶座,未婚,父母双全,27年来一直以照顾双胞胎妹妹为己任,不想尤文图斯2号有了男人,把她踢了。工作4年,攒钱21W,钱有了,自己没了,为了找自己,也把自己空投了。我们呆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岛上。
过去听到过一个名词——南岛语系。太平洋海岛上的居民,古时都是撑着一叶扁舟,穿过台风来到各个岛上的。
那里有深色皮肤的女孩,鲜艳的花盒水果,潮湿的雨林。
不过后来的事情,完全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了……这个将来在《人在囧途》里面说。今天就不说了。先说最惊艳的。
(三)
有的事情,不是说漂亮的照片就能解决的。比如体验性的,也许一张歪歪斜斜的噪点照片更有说服力。我曾经很喜欢静态的旅游。暴走,拍照片,其实就是静态的,因为总是透过照相机看世界。如果没有了相机,在一定程度上人也就崩溃了。所以有的时候我也很纠结,因为最终还是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如果体验了什么东西,那就肯定照不出来好照片,可是能照出好照片的,肯定不是在旅游的过程中——总是对那里无比熟悉了之后,比如知道日出日落几点,几点几分要下暴雨什么的。那样的话,仿佛旅行一生,其实只是为了几个“决定性的瞬间”,并且可能会牺牲掉更多的乐趣。这是我不想干的。
于是说到最后,还是顺其自然了。既然摄影不是我的职业,也不是我完全的兴趣所在,没那个态度,也就没那个命了。
然后说旅游。说了N次依然是关于“为什么”的命题。要说去的地方多了,也未必是什么好事。我见过不屑一顾的——“我们世界三大瀑布都去了,我们不稀罕这种瀑布”,或者“我们斐济都去了,我们不稀罕浮潜”——那,你出来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不觉得好玩的话,为什么要出来玩?
然后就是目的地的问题了。回国之后发现自己的倾向越来越明确了,我喜欢的,都是第二眼目的地;有时候就算是第一眼目的地,我喜欢的也是第二眼的景点。欧洲?好,我要去立陶宛;菲律宾?好,我要去百岛……血脂高说这是犯上情结,总想与别人不同。不过去大家都去的地方,拍大家都见过的片子,玩大家都玩过的游戏,好玩吗?我还是喜欢人少,还是喜欢真实。我不喜欢虚假的或者幻象的目的地。
曾经见过别人评价小资的一段话——他们永远是时尚的践行者,但当时尚大潮涌来的时候他们却第一个被时尚抛弃。套用在为第二眼目的地奔波的行者上也可以。他们永远是旅游的践行者,但是当大批量游客用来的时候,他们却第一个被游客团抛弃。
所以我跟雪米说——你应该庆幸我21世纪初就去过克罗地亚,21世纪10年代的时候就去过帛琉。这才叫不走寻常路。
如果说“第二眼目的地”能够回答我前面“为什么”的命题的话,那我就真的心安了。因为这样就真的说服了我自己。我去“第二眼目的地”,为的不是拍到好看的照片,为的不是逞能,为的也不是时尚,是在寻找一条别的道路,当人们在尝遍了山珍海味的时候,我能发现出个农家乐来;当人们抱怨着地球已经无处可去的时候,我会说对面山里那个地质奇观你还没有看。索肥丫前辈说过,其实中国有很多地方值得去的。按照血脂高的话,“当我们围观老外的时候我就想,菲利帕在荷兰也是这么被围观的”,再去想想索前辈的话,的行动,就会发现本质都是一样的。关键是屑不屑的问题。
再就跑题了。我来说说我的屑与不屑都是什么。我屑的是真正的地质活动的结局,比如石灰岩的山、珊瑚礁的岛、火山岩的柱子之类。一个地区如果能给我一个这样的理由的话,也就足够了。或者是历史的意外,比如殖民地、XX合璧、脏乱差啥的(虽然脏乱差可能于我更难以接受一些)。不屑的是跟风却又说不出好在哪里,没有自己的思想,或者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浪漫——或者要钱太多。
新年新气象。今年的努力目标就是这个了。感谢大家支持。
(四)
带本哲学去旅行。
旅游,本是寻找自己的生存哲学的地方,但是一不留神,竟然也变得庸俗起来:看到别人去了什么新鲜的地方,博客点击率又高了几位,心中都要暗暗刺痛一下;游完了,嗨皮了没几天,便又要和自己的贪婪作斗争。
没有旅游的日子里,市面上经常会有户外用品的广告,可是与偶们村户外用品店的内敛不同,天朝的户外用品,抑或是新奇的运动,总是大张旗鼓地放在时尚手册最显眼的位置,给人无穷的压力,仿佛不玩就懊特了,就土鳖了,就快更年期了,就FB团了。
经济学上的定义是,“人类本性的贪婪是工资上涨、公司膨胀,以致构架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源动力”,可是人活在世上,一辈子也是要与这些“本恶”作斗争的。于是旅游,也就成了一笔扯不清的账,本是要减轻原罪的,却又成了原罪扩张的动力;没有原罪,也没有旅游这件嗨皮的事情。
所以旅游,充其量只是一片止疼片,对于使用不当的人来说,没准更像大麻,恐怕真正能药到病除的,只能是哲学了。哲学与经济,恐怕是欧洲对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一个给人抵抗外力的盾,一个使人战胜心中的梦魇,都不可能让人变得更有权力或是富有,但是至少会给人气场,让人不傻。
这回上南岛,带了本哲学史。晚上不出门,开个小灯读几页,靠,真TMD日耳曼。
(五)
我一直坚信这句话——健康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所以我一直在享受这一事无成的快感。当然,一事无成并不意味着于是就去堕落,只是努力了,没有成效,没有就没有了,也许我努力得不够,下回再努力就是了。努力是目标,而不是什么物质上的回报——有的话更好,因为我的终极目标是对得起自己,说白了还是“为什么”的问题。
昨天老板找我谈话。其实我也挺愿意跟老板聊个天的。我老板并不是坏人,他有他的思想。于是今年就不在办公室站桩了,尽量多出去走走(参会啊什么的)。——当然他也想让我当空姐。所以工作就把个人的问题解决了。就这样吧,挺好的。原先我一直做不下去,就会想,编辑老了之后能干什么?嗲囡囡说,找个大款嫁了,然后就人间蒸发了。我说那是南方好不好,而且大款能看上我吗?!既然没这个命的话,就干些自己喜欢的事算了。结果不想是老板给了个希望,于是今年还能多做一年,明年再聊一次,看看还能干什么。
清水
然后言归正传,讲帛琉。这回不是按行程讲的,是按照景色分主题的。由于帛琉被鬼子占过,现在又是台湾人的后花园,所以每一辑的名字都比较山寨。这回先从海水讲起。
这一辑很令我傻掉。因为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去P……
最后把天的色调改了一下,因为水太白的话,天就变成了紫色。
这边是德国水道。一战的时候为了行船方便,德国人把这边炸掉了一部分,于是海水就出现了深深浅浅的颜色,最深的地方也就两米。过了这里就是海底大断层,直接面对着浩瀚的太平洋。
这片海水的问题就是,连解释的机会都不能给你,越是搜肠刮肚找词来形容,越觉得自己的辞藻像芙蓉……
上回爬塔特拉山的时候,顾花轮同学的形容词是——“这种景象我只在《指环王》里见过。”好吧,这次的景象,我连在《指环王》里也没见过。
同行的小情侣说,他们在马尔代夫也没见过……最后补充说——马尔代夫的水跟这边比起来,算是浑水……
就连天天叫着斐济多么多么好的小胖子他妈,也不说话了。
尤文图斯说——跟着你有肉吃。(因为当初斐济涨价成了帛琉的价钱,我说“既然价钱都一样,还不如去帛琉呢”,这才来的。)然后又说——这颜色,从无水的到十二水的都有了……(说的是矾的颜色,她爹是教化学的)
然后连续4天她都在说,这颜色,从无水的到十二水的都有了……
最后一个断层“咔嚓”下去,结束。
第二天继续去洛克群岛这片浮潜。热带的海水都热,估计都是29度的,下去一点不觉得凉,跟皮肤几乎是一个温度的,有时候还高点。
这是鹿角珊瑚保护区。
开始的时候还比较正常。我习惯叫它肥皂蓝。绿?
P.S.在这边浮潜一定要当心,最好把自己捂严实点。小胖子就被晒成了螃蟹,尤文图斯因为穿的是防寒衣只有半截袖子,胳膊被差点晒爆了。
P.P.S.年纪越大,我发现自己越容易晒爆。黑是很快会白回来的,或者说,不容易晒黑,但是很容易晒爆。我本以为白如尤文图斯的也是这样的,后来发现她是晒黑,成了螃蟹之后还没爆。
还能看到水为什么这么绿的原理……
不过虽然水非常清澈,浮潜照出来的相片还是偏蓝的。这个在以后的专辑里再说。
导游说,这边的紫外线比台湾高4倍。
后来就直接ft了。
岛看起来就像悬浮在水面上一样。至于为什么不是透明的而是这种蓝色,也只能说是光照角度的问题了。我原先曾觉得这种照片都是P的,结果自己也照出来了,也P了——没咋动水啊,主要动的是天,对比度太大了。
按大妈的话说,照这里又称“打假”——景色太假了。
各位心脏还好吧?
中午在长滩岛还是鲨鱼岛的沙滩上吃饭,吃饱了消食,漂浮一下,结果浪把我的裙子全卷上去了,总是能看见内裤……
要是来个蝠鲼就酷了。原先我经常在纪录片里看到。——当然最后也看到了,只是没拍到。
站着就不走光了。
水清得比北京的自来水还清澈。
只有纬度低,太阳高的时候,清澈的海水才会显示这样的颜色,所以克罗地亚亏大发了。
喂鲨鱼的地方是这样的。
悬浮……
一点都不夸张。
这个是针鱼,前面尖尖的鼻子是软的,嘴在脑门上。偶尔跳出水面吓人一跳。
牛奶湖。水依然是假蓝假蓝的。导游下去挖了很多海泥,白色的,石灰岩,带着硫化氢的味道,抹一身,干了之后直接跳下水去。原本浑浊的假蓝色当时变成了牛奶色。
不过说真的,牛奶湖让我有些小小的失望——当别的地方都那么调动人的神经的时候,这边就被压下去了。
假蓝假蓝的。航拍片子还要好看,以后再传上来。
要抹成这样。
跳下去之后就这颜色了。
水里面没法照,没光线。
虽然我跟着新浪混,但是总忘了背上小浪,这回总算记起来了。当我准备往小浪上抹海泥的时候被人家制止了,说“多好玩的公仔啊,别糟蹋了”。要我的话,一定给糊得白白的,只露着眼睛。
这张的颜色我记得是没P过的。
然后汇报一下行程。
D1 北京-马尼拉;马尼拉-科罗
D2 北岛瀑布、溪床、红树林
D3 洛克群岛
D4 洛克群岛
D5 上午航拍,下午市中心,晚上飞马尼拉
D6 马尼拉
D7 马尼拉-北京
价格:17580+89美元航拍+100美元左右的零花钱。
感想:旅游玩得高兴的,都是有钱可花的人。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去旅游,千万别憋屋里吃泡面。如果不能去的话,上网也好,至少照片都比自己拍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