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特拉传·斯皮什城堡】800年河东,800年河西

标签:
斯洛伐克斯皮什城堡spissskyhradpodhradie文化遗产 |
分类: 日暮里双年展 |
关于塔特拉山的故事,差不多都讲完了。该讲城市了。首先就讲讲这个比较灵异的古堡吧。
波普拉德东面那一片,叫做Spis地区,大部分的小镇都以Spisske、Spissky、Spisska开头。这回去的小镇也不例外,Spisske
Podhradie,拆一拆后面的字,pod就是under,hrad是城堡,hradie是城堡复数。也就是说,这个小镇应该叫做“城堡下”。而且,还不止一个城堡。也就是说,至少两个城堡。
也就是说,除了斯皮什城堡之外,还有别的城堡。
那天天气阴得很,附近又全是丘陵,从一个山丘上下来时,突然看到了这样灵异的景象——山被枭首了!!!被削去的,恰恰就是这个晴天时几公里外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的孤零零的城堡!!!
听说过层云很低,可我见过低的,却从来没见过这么低的。
这是爬上丘陵往回看的景象。看见对面丘陵上的建筑了吗?那曾经是斯拉夫人建立的城堡,现在似乎是墓地,公共汽车来的时候路过过,就是“城堡下”村第二个城堡。“城堡下”村就在这两个丘陵夹住的凹地上。
继续往这边丘陵上爬。云已经渐渐有些散了,可是城堡最高的地方,还是在云里。
换个角度拍一拍。草看上去跟足球场上的似的,其实挺高的。
后来,云全散了。
这条近路超级陡。昨天刚《塔特拉传冥界篇》了,今天每走一个斜坡左腿膝盖就要抽搐一下。所以只好找最平缓的,慢慢走了。
这片柱子远看很壮观,就是近看很猥亵的说。名字叫Paradise,谁能解释一下是干嘛用的?至少上面给的手册里没解释。这片柱子后面就是城堡大门。
眺望一下Spis地区的丘陵。幸好是秋天,而且今天不阴天,否则岂不是又要发出捷克之叹了(雨季去捷克,被浇了个半死)。
估计因为晴天的关系,那天人暴多。
进瓮城。
城堡建立的时间很早,下面那个圈圈就是凯尔特时期的地基。——额,东欧出现凯尔特人这件事情,看看捷克人的红头发就理解了。凯尔特人分3个部落,一个被打到爱尔兰那边去了,一个留在了捷克这边,还有一个,嘿嘿、嘿嘿……曾经在电影《暴雨之前》里见过,阿尔巴尼亚人的红头发……哇咔咔……(就是说,伊利里亚人是凯尔特人的一支,但是现在除了阿尔巴尼亚语还能看出端倪来,其他几乎都不见了。)
额,日耳曼人撑开了凯尔特人,马扎尔人撑开了斯拉夫人,轮回啊,轮回……
这城堡不是一直在使用的。凯尔特人走后,罗马人用了没多长时间,就荒废了,荒废了小900年。斯拉夫人在对面的小山包上建立了另一个城堡——估计离村子近,使用方便吧。但是后来,这边荒废了800多年之后,运气又转回来了。继续使,直到冷兵器时代结束。古人云30年河东,30年河西,这里有更耐得住寂寞的,800年河东,800年河西。
白色石头建立的城堡。
我向来对白色石头建起来的东西没有抵抗力,比如米兰教堂,比如Zadar整个城市,比如这个城堡。
多漂亮的窗啊!
这间房子最大,窗户也开了很多,不当忠义堂,起码也是皇后的闺房吧……
下面铺了现代的地砖,就显得干净了很多。
对咧,城堡下层的天花板是拱形的,大约在2m的位置起拱,最高点大约3m多。这让我想起了一些建筑师对参数化非线性设计的质疑,其中一个就是——不规则的墙体,使用起来能舒服得了吗?然后XWG老师说——古代建筑很多不是圆形的?洞穴很多不也是不规则的?人不是住得好好的吗?然后我突然意识到,天朝的房子搭得方正,所以大家不习惯于曲面,而鬼佬古代的房子通常都是曲面的天花板,所以现在把天花板改成曲面的,人家也能接受的说。
有一面墙是曲面的,上面全是开窗,就像古罗马的水道一样,特别壮观,也特别灵异。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东边还有一排宫殿的废墟。还有个塔,像烟囱一样,门口贴着个告示——飞蚂蚁多,不过不咬人blablabla。
刚走上第二层,突然一块木头断了。于是我就没继续爬上去。
转了一圈回来,在进门的地方喝咖啡。城堡分上下两层,刚才去的是上层,很多建筑是荒废的那800多年后修的。一会儿要去下面带有圈圈的那个下层,那里是荒废的那800年前修的。
在下层走城墙。
转了一圈,下山。省着点力气,待会儿要走7公里到莱沃查。
没想到中午的时候光影正好。
还看到一帮美国旅游团。真煞风景啊,一个有两个大,然后还摆特没文化的pose。
美人坯子,美国人坯子……不是一概念……
在半山腰上拍一张。再转过去有老妖前辈拍过的一个花形石头堆,但是我没转。
天气真好啊!如果让我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的话,我会用——TMD。
从“城堡下”村看城堡。
还有两张“城堡下”村扫街。
然后去莱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