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鸡鸣驿】鸡鸣茅店驿

(2010-04-06 12:11:56)
标签:

河北

鸡鸣驿

塞外

游记

分类: 震旦本纪(内篇)

鸡鸣驿这个名字,总是会让人想岔了,要不就是“鸡鸣茅店月”,要不就是鸡鸣寺。

写了半天的文章,死机了,于是就game over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张家口那边,是黄土高原的尾巴,我查地图看见的。不过地理书上是燕山余脉。

张家口附近的口蘑非常鲜,可是口蘑是长在沙地里的,每次清洗的时候特别麻烦,不能换水,否则气味会消失,只能一遍遍地过滤,直到把沙子全部过滤掉之后,再把原汤用上。

先说这么多印象吧。

 

从北京出发的火车,本来窗外还是太行山那种景色呢,谁知到了沙城的地界,突然变成了黄土高原的景色。官厅水库的一边是山,一边是沙。

大漠风尘日色昏。

自此,出了汉人文化圈了。就算塞外了?

 

在沙城换中巴,结果没跟售票员说清楚,她把我扔在高速路入口了。于是我还需要徒步1公里,才能走到鸡鸣驿。

看见山了。

之后在淡淡的黄沙中,看到了诡异的景象——浅黄色的风沙中,山边的平原上,诡异地隐约坐落着一座300x300的小城。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驿站。

原先总不能理解古装西部片里,主人公被人追杀,最后要躲到驿站里,结果却进入了一坐空城。原来,那空城,就是驿站。

换句话说,驿站就是平地上生造出的城市,或者一个超级大的Motel。

没有高速的时候,车都是走旁边那条国道的。当年偶爹走到这里时,看到一片马面,于是让司机一脚油门踩下去,就进城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只可惜,城墙本来是黄土的,芯是夯土和大石头,外面有秸杆和沙浆,却被“中华民族”和谐成“八达岭”式样的青砖了。幸好我来得早,要不当整个城墙都修复的时候,也许就没有来的必要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城里的房子都是黄土的,现在有人有钱了,改成了红砖,但是还不至于太出格。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旁边平地突兀的鸡鸣山,当时就将驿站“阳刚”了起来。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村里的人彼此都认识,都指着驿站生存,也会不约而同地监督着外来的人“买没买票”。其实在城市中建住宅区时,这种社会模式是最经济并且方便管理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天气好得一塌糊涂(当然,指望没有风沙是不可能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关外。

越贴着墙走,越“新龙门客栈”了起来。

请你现在不要跟我提及江南。

 

鸡鸣山从地上拔起的那里,让我想起了不久前看到的勘察加的照片——雪山的脚下是层层的没有发芽的树,雪一直铺到山脚。一条高速指向雪山,但是没人看到高速的尽头。

“去时雪满天山路”。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村里树很少,所以有树的地方,就成了景点。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我不想用“苍凉”形容。太俗。于是我沉默了。

 

时空在城门中交错。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回来的时候在这里等着公共汽车。其实可以hitch-hike的,就像在罗马尼亚Turda那回一样。只是没少吃一嘴沙子。

出生在城市,所以不能理解同事们“有一次我从一个村走到另一个村”的那种感觉。这回算是有些感觉了。

 

 

不知道是什么宣传,反正网上都建议去鸡鸣驿的在沙城下车倒中巴,所以“八达岭青砖”在驿站的东北做得特别完整,到了西边就稀松了,南边,更是城墙缺角,之后有大爷大妈在那里守株待兔,“买没买票?”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驿站里面是个自然村,还有小学。小学生都是穿着“鸡鸣驿N小”的制服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现在驿站里还有驿丞署旧址等数个遗迹,不过都住了老乡了。他们也知道他们住的地方很重要。比如住驿丞署的大妈就说,这是她家在驿丞搬走之后买的地,当时驿丞没把家具搬走,所以家具还都是红木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后来我问她:“院子后面能看吗?”

她说:“不好吧?那是他二叔家。”

他二叔家……很经典,不让去其实就OK了,还要讲讲理由,而这个理由又是这么……自然……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庚子国变太后逃难住的地方。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说句实话,古迹看着并没有什么意思,除了驿丞署大妈那里,反而是些边角料,看着很有趣。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不,南边城墙豁了,远处还能看见火车经过。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等着收费的大妈。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村,还是很乡土的河北农村,幸好没被“八达岭”了。

转了一圈,回家。

 

在沙城的时候碰到了很离谱的事情。本来我问中巴的售票员从下花园去北京的长途汽车多还是沙城的多,她说沙城的20分钟一趟。于是我在5点到了沙城,吃了20分钟的饭,出来找去北京的长途汽车——没了,末班车5点左右。我当时就想起了关于扬州的真实的荒诞——晚上6点运行的是夜班车,晚上9点之后连夜班车都没了……55555,可见中国还是没钱,没钱的地方就没有夜生活。

于是我看了一下表,5点24.我记得早晨来的时候看到列车时刻表说5点多还有火车,于是我就往火车站跑。到了之后一问,果真还有火车,于是买票,排队,等车,上车,好容易折腾上了车,我一看车票——开出时间:5点24分……这边的车从来没有准点过……晕……

——误点的火车,也可能是救命的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