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蜀鄙之鼠
蜀鄙之鼠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165
  • 关注人气:1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朽的失眠,千古的钟声——张继《枫桥夜泊》赏析

(2009-11-18 14:43:40)
标签:

《枫桥夜泊》

钟声

渔火

张继

寒山寺

文化

分类: 诗解唐诗100首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天宝十二年(753)进士。大历末官检校祠部员外郎,分掌财赋与洪州(今)。其诗不事雕琢,清迥爽利。有张祠部诗集

   

    据台湾作家张晓风在散文不朽的失眠中的描述,这首诗是诗人在落榜回乡的失意孤旅之中写下的。失眠的经历人人都有过,但因为失眠而巧获灵感,写出影响深远的诗篇而不朽的,恐怕就只有张继一人了。

   

    初冬之夜,月亮隐没,乌啼声声,寒霜与水汽笼罩天地;江边的枫树,孤单的渔火,它们尚能相互陪伴着捱过寂寂长夜,而我呢?一个失意的书生,一个落魄的过客,又怎能安眠?咚………………,梵钟之声穿透连江的霜雾,穿透孤舟的蒻蓬,穿透我的耳鼓,直捣内心的最深处,原来,竟是到了苏州城外的寒山寺!那么,家乡也就更近了啊……

   

    不难看出,“愁”是全诗的感情基调,“月落”之黑,“乌啼”之悲,“霜满天”之寒冷迷蒙,幽寒凄迷的意境扑面而来,令人感觉浑身也湿漉漉的冷;“江枫”静立,“渔火”独明,反衬出诗人辗转难眠的纷乱思绪,此情此景,即便能够成眠,梦里也该是闲愁万种的吧;“夜半钟声”敲碎的不止是周遭的寂静,也敲碎诗人金榜题名的梦和此时愁苦无望的心,现实是残酷的,寒山寺就在附近,故乡就在前方,回去之后又该如何面对?担忧之情,油然而生,使人自然而然地生出设身处地的共鸣来。“钟声”的妙处就在于它能给人以无尽的联想,“钟声”是一种隐喻,是得道高僧参禅悟机之时给诗人的法谕,是同样寂寞的寒山寺给诗人的一种同病相怜的安慰,但同时更是诗人内心深处于深深失望之后的看破红尘的澄澈洒然……

  

   “夜半钟声”是一个千古之谜,让不同的人猜想出各异的意旨,使这首看上去“景常情显”的诗作成为不朽的绝唱,更让苏州城外这座不起眼的寒山寺成了驰名中外的胜地。

   

    张继的生卒年月已不可考,他的存诗也只有四十余首,但凭借这首枫桥夜泊,却让他独享了千年的荣光,懿孙泉下有知,也该安眠入梦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