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沙16街区:规划与定位双重尴尬

(2009-03-29 18:52:08)
标签:

房产

分类: 案例剖析

下沙16街区:规划与定位双重尴尬

谢成龙/

下沙华元·16街区,在打造初期曾经被媒体称为杭州的首个“街区商业”,可以说被人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就这样一个以全新概念打造的商业项目,在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后,目前的状况应该说并没有达到大家期望的高度,甚至有点走的磕磕绊绊。

16街区位于杭州下沙区2号大街22号,南临下沙住宅区,与浙江理工大学相邻,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其中3万余平方米酒店式写字楼,近2万平方米的街区商铺。

下沙16街区:规划与定位双重尴尬

    从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位置还是体量来看,项目都具备了良好发展的基础。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华元·16街区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呢?依我看来,本项目主要存在着两大难以解决的尴尬:

1、规划所带来的尴尬:

下沙16街区在规划设计中采用了BLOCK街区设计理念,(什么是BLOCK街区:是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一种楼盘开发理念,是20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社区规划理论,Block街区的概念来源于美国,BLOCK5个英文单词的缩写:BBusiness(商业)LLiefallow(休闲)00pen(开放)CCrowd(人群)KKind(亲和)BLOCK是居住和商业的集中融合。街区,与其说是具备商业特征的商居城,不如说是应有尽有的生活城,以悠闲、诗意、活力和友善为特征,融合在人们的商居行为中。)主要有铺铺临街、复合功能、黄金比例、连通城市、动静隔离及广场效应六大特点。

但从项目实际效果来看,以上六大特点仅仅听气来比较吸引人,或者还停留在概念上,在项目的前期规划中只是为了去迎合所谓的“街区商业,并没有根据国内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去设计,更没有根据项目所处在“大学城”这样一个特殊区域去思考。

最后的结果就是有着吸引的概念,但缺乏实用性的商业物业,这也是国内商业地产所经常范的错误,经常把欧美的一些商业地产概念复制过来,在国内做同样的规划设计,最终的结果就是水土不服,为后面的定位和运营带来诸多尴尬。

2、定位所带来的尴尬:

从“街区商业”的业态来看,当初下沙16街区的定位是集购物、休闲、娱乐、居住等为一体,各业态间互动互补,真正使全人群(各个年龄群)、全天候一站式购物消费。但是结果如何呢?目前来看,就是两个业态在支撑整个项目,一个是电影院,另一个是网吧,既没有设置超市,餐饮的比例也明显不足(这个也有项目内部无法进驻餐饮的原因)。

从两个主力业态来看,电影院在设计上浪费了大量的空间,尽管可以吸引一定的人气,但从收益上来看,是远远不能支撑其盈利的。另外一个主力业态网吧的生意倒是非常好,但仅仅停留在网吧本身生意好,却无法带动其他的业态的繁荣。所以,这两大业态并没有起到主力业态应有的作用。

当然,下沙华元·16街区在整个打造过程中,相信开发商也做了很多的工作,也在尽力去打造,但因为项目在前期规划上已经偏离了轨道,导致在后面的运营中出现了很多尴尬。希望16街区能够被目标消费群所接受,逐步走向繁荣。

商业地产环节众多,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这就像衣服系纽扣,如果第一个纽扣系错了,那后面的纽扣也不可能很工整。

注:本文未完待续,下篇将主要以照片形式解析华元·16街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