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晚报》转载《与人“伪”善》

标签:
杂谈 |
分类: 发表留存 |
与人“伪“善
(7月19日《盐城晚报》“世相百态”副刊发出《与人“伪”善》,此文系转载,原发7月12日《三晋都市报》本人的专栏)
文/郭震海
飞机、轮船、汽车、火车……满足人类行走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越来越快。行走在都市的大街上到处都是车。大车、小车,各式各样的车,如开闸后的水流覆盖着都市的大街小巷,都市不断向着四周延伸,道路越修越宽,立交桥越架越高,速度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陌生,越来越冷漠,与人为善成了与人“伪”善。走在街头有时行动迟缓了,背后就会传来一片刺耳的喇叭声,冷不丁有一个脑袋从车里探出来,冰冷冷丢下一句话:“你找死啊!”呼啸而过,半天缓不神来。
一辆飞速行驶的奔驰车将一名小男孩撞倒后,两名男子下车看了看男孩还活着,他们迅速又上了车,再次启动,倒退着反复数次从男孩身上碾过;一辆白色帕萨特轿车撞倒一位老人后,竟反复来回辗压五次……司机似乎还很有理:撞伤了孩子,花的钱绝对可以供这个上小学的孩子考博士了,不如撞死了,一次性赔清,省得家属纠缠。这就是某些司机所谓的“撞伤不如撞死”逻辑,用他们的话说,不仅要做“马路杀手”,还要做“马路追魂手”。或许我这样说你很不相信,如果在网上用“百度”搜索“撞伤不如撞死”,仅用时0.073秒就可找到相关网页约394000篇。
一人跳楼,数百人围观,那人站在高高的楼顶上摇摇欲坠,消防人员正在积极施救。消防人员满头大汗,跳楼者精神紧张,围观者却看的不耐烦了,有的拿出相机调好焦距等待精彩的一幕,有的则干脆大声喊:“哥们,快跳啊!有种就跳一个,否则对不起观众啊!”在众人的怂恿与刺激下,跳楼者犹豫着真的跳了下去,肢体分离,血肉模糊……大家面无表情地悻悻然离开,似乎很失望,因为跳楼者跳得不够精彩。
朋友说有一次,他在上班的路上,看到一老者摔倒了,他很想扶他站起来,但理智又告诉他,不能扶。老人摔倒时离自己最近,他万一要訛上自己怎么办?没人能证明与自己无关。于是伸出的手又缩了回来……
曾几何时,雷锋精神席卷神洲大地,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蔚然成风。如今,“自扫门前雪,不顾他人瓦上霜,扛起扫帚学雷锋” 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真言。再提雷锋,给人的直接印象他就是一个打扫卫生的清洁工,因为每年的雷锋纪念日,都要开展学雷锋活动,最常用的方式就是上街打扫卫生。
物质确实是丰富了,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却在慢慢发生着改变,利益和利益之间,利用和被利用之间。生存着,每一个人都将经历死亡,但人情冷漠引发的悲剧比死亡本身更可怕,真担心某一天满街行走的是富有的难民,到那个时候人还是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