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也喜欢积极争取

标签:
铜像沟边校方老同志上帝文化 |
分类: 散文记事 |
上帝也喜欢积极争取
(此文为杂志约稿,已经交去,请勿转载摘编)
文/郭震海
我的一位老师,病得很重。我无意中得知这个消息后,急匆匆前去探望。
在医院里,他挣扎着一把掀掉身上洁白的被子,在我的帮扶下勉强坐了起来。他端详了我半天,突然提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你说做人善良好吗?”
是啊,做人善良好吗?我看着他已经消瘦得变了形的脸,不知道如何回答。他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我的成长受他的影响巨大,他的善良体现在生活的点滴之间,那时候的校舍十分的简陋,记得有一次他在讲课的时候,一只行走在房梁上的蜘蛛,“吧嗒”一下正好落在他的头上,在学生们的轰笑声中,他没有动,等待着蜘蛛从头顶一直爬到他的肩膀上,然后他慢慢地伸出一只手,让蜘蛛走向他的掌心,打开门轻轻蹲下将蜘蛛放到了校园里,那一刻整个教室一片肃静。
在学校,他工作认真负责,是公认的一位好老师,然而工作三十多年从没有当过“先进”,前几年每到年终评选“先进”的时候,校方总会找他谈话,让他发扬风格,自己主动退出,把有限的名额让给老同志。校方领导说:“老k啊,按道理这个荣誉应该属于你,不过你就别在乎那个红本本了!学校领导的心里都和明镜似的,谁好谁坏都是知道的,发扬发扬风格嘛!”既然学校领导说了,善良的他也就主动退出了,结果“先进”这个称号总是一次又一次与他失之交臂。后来自己成了老同志,校方的话又变了,老k啊你应该发扬老同志的风格嘛!把有限的名额就让给新同志吧,他们刚刚走上工作岗位需要鼓励嘛,结果“先进”再次与他无缘。有一年我的老师想不通了就去找校方领导说:“每次都让我发扬风格,多少年了我从新同志熬成了老同志,难道‘先进’就不应该给我一次吗?”校方领导吃惊地看了他半天说:“老k啊,你怎么也争起‘先进’来了,这可不像你啊,如果年轻同志争还有情可愿,你作为老同志,又是学生最喜欢的好老师,不是带个好头,而是……你很让我失望啊!”没过多久,在整个学校传了一股风,说他跑到校长办争“先进”。有人就在背后议论说,真是想不到啊,平时这样好的一个老师怎么也能干出这样的事情,他听了就出面极力去解释,结果越描越黑。就这样他任教三十七年,兢兢业业却始终没有当过一次“先进”。
有一年教育局听说他工作认真,积极肯干,计划让他到局里的办公室工作,结果被校方极力挽留,学校的领导专门到局里汇报说,这样的老师,学生离不开啊,如果把他搁在教师的岗位上是最合适的,放到别的岗位恐怕就有点不合适。结果原本准备抽调他到局办公室工作的人选换了,成了学校领导的小胰子。有人为他大鸣不平,他笑笑说:“算了,争那些干什么,还是和学生在一起好啊!”工作多年,好老师的名声很大,但每次填表的时候,在“获得过什么荣誉”一栏里,他总是空的,因为他什么也没有,比他年龄小好多的老师,都有了“高级”职称,他依然是一名最普通的教师。“算了,争那干什么,能和学生在一起就好!”成了他始终的口头禅。
后来他退休了。谁能想到他刚退休不到半年就得了个半身不遂,在床上一躺就是5年,我去看他的时候,他已经生命垂危,他一直在追问我一个问题:“你说做人善良好吗?”。
那一天我和他坐了好久,他医院里,他躺在洁白的病床上,用已经不够流畅的话语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有两位年轻人沿着同一条道去寻找人生的秘诀。第一位年轻人,生性勇敢,一心想着能早日得到“秘诀”而日夜兼程。沿途遇沟架桥,见山凿路,勇往直前。很快便到了一个名曰“鬼遇难”的沟边。你听其名,便晓其险,传说这里从古至今无人能通得过。站在沟边往对岸望感觉距离不远,但低头往下看深不见底,阴风扑面、令人毛骨悚然。当时这位年轻人确实很为难。突然,他的眼前一亮,发现崖边有一座高大的铜像,相传这是上帝真正的金身,方圆几百里的人们每年都要到这里来烧香磕头,祈求平安幸福,而且求雨得雨,求风有风,无人不说灵验。高大的铜像边各种各样的“求神有功”牌匾堆积如山。这位年轻人看了一眼铜像,又详细察看了沟的距离,大步走向铜像,令人出乎意料的是他并没有磕头祈求,而是用木棍将铜像一步步挪到岸边,用力一撬,“轰隆”一声,高大的铜像正好搭在沟沿上,他高高兴兴地踩着“上帝”的身子就走了过去。当时众人都看傻了,无不说这位年轻人是在作恶,一定会受到上帝的重罚。然而,众人都想错了,他不但很顺利走了过去,而且还很容易就得到了“秘诀”。
第二位年轻人同样也很快赶到了“鬼遇难”沟边,当他看到上帝的金身被第一位年轻人推倒当作桥踩过去后十分吃惊,善良的他忙招集众乡邻诚惶诚恐地把铜像扶起,又是磕头,又是祈祷。众人见他此举,无不说他善良,心眼好,并说这样好的后生上帝一高兴一定会将真正的“秘诀”托付于他。结果完全超乎意料,他的举动不但没有讨好上帝,反而令上帝大怒。众人就跪在上帝面前齐声为第二位年轻人鸣不平,上帝听了哈哈大笑说:“我之所以不怪罪第一位年轻人,而且还将‘秘诀’授予他,是因为他勇敢、坚强,敢于争取。人类确实需要一颗善良的心,但善良并不意味着软弱,更不是一味去迎合而丧失争取。”
老师讲完这个故事后说,我教了一辈子学生,过去总是一味强调大家做人要诚实,要善良,而真实的现实生活恰恰还需要一个最关键的东西:积极争取!这是我的失败啊!
“你可千万别学我,做人要善良但不要软弱,在合理的范围内该争取的时候就应该争取,不光是人,上帝也喜欢积极争取!”老师断断续续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