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像风一样流浪

标签:
单元楼房惰性西单图书大厦政治中心辞职信北京杂谈 |
分类: 散文记事 |
一位远方的文友去了北京,这是很突然的事情。头一天还在上班,第二天就辞了职,手机卡一扔,很轻松地留下一句话:“三年后看我的!”我种洒脱,那种勇气,真让人羡慕,按理说都接近40岁的人了,正是上有老下有小,顶着天立着地的时候,又处于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盲目辞职是一件很不明智的事情,但他走了,想雾一样飘进了祖国的首都,让人琢磨不透。
记得前年夏天在北京,那天的天气很美,整天灰蒙蒙地扳着面孔的北京城难得一见有了蓝天,我和几个朋友(其中有他)打车发疯似的一路狂奔,最后选了一座高高的立交桥,站在桥上看下面的车来车往,在大家的感慨声中,平时不爱多说话的我完全出于无意,也是发自内心随口说道:“总有一天,这座城市会属于我,我会走进这座城市!”
当时北京的一位朋友听了说,千万别羡慕这里,每天都有大量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寻“梦”人拥进北京城,其实真正成事的没有几个,他们都很艰辛。晚上在朋友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一位朋友在北京租住的家,在一座高大的居民楼的地下,简陋得令人吃惊,一个月光房租就得500多块,我说,如果500块月租到我们那里,亮堂堂地租一套单元楼房不成问题。租房的朋友是山东人,他说,这是首都,是中国的文化、政治中心,就比如想见大作家,坐到西单图书大厦的门口,一天没准能见好几个,你们那里能吗?我有一天去西单买书就看见了余秋雨。当时我看他蜗居在窄小的空间里,说这话的时候很是自豪,我就想,如果真有一天,我鼓起勇气来到这里,也是这样吗?
我承认自己是一个渴望行走的人,俗点说就是渴望流浪。喜欢像风一样,随处飘动,不需要固定,累了就坐在地上休息,那怕是无人的田野。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就容易滋生出许多问题,比如惰性,这常常让我感到可怕,感到不安,感到恐慌,有时候用眼睛盯着闹钟看十分钟,就会心虚,心灵就像有荒草在疯长,生活开始在无边的惰性中慢慢生绣,激情一点点消失,成为腌坛中发霉的小菜。
我很羡慕那位说走就走的朋友,一封辞职信,手机卡一扔,很轻松地留下一句话:“三年后看我的!”那确实需要一种勇气,我做不到,因为我牵挂的东西太过,留恋的东西太多,甚至怕丢掉一份工作,就像一个孩子为了一支棒棒糖会变得很乖,很听话。
渴望流浪,像风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