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河滩二题

(2009-02-07 18:52:01)
标签:

文化

分类: 发表留存

 黄河滩二题

(发表《辽河》杂志2008年12期)

     黄河滩二题

 

文/郭震海

 杏花的爱情

 

黄河滩村的小伙子都在做着同一个梦,梦到杏花成为自己的新娘。
杏花是个美丽的姑娘,手儿巧,心儿善,村里的小伙子们都说,如果在寒冬腊月杏花的大眼睛眨巴眨巴,眼前立即就会春意盎然。

杏花18岁那年,前到杏花家提亲的家户络绎不绝,杏花爹发话,谁要娶我家闺女,首先要拿个金戒指来见,因为当爹的总希望自己的女儿嫁个有钱的家户,将来不受苦。在当时那个吃饭都很困难的年代整个黄河滩村能买得起金戒指的家户几乎没有,最后出人意料的是,德谷老汉家的小儿子冬生拿着一枚金光闪闪的戒指到了杏花家,杏花爹大话已经说出去了,无法反悔,只好看着冬生将戒指戴在自己女儿杏花的手上,收下戒指的杏花羞成了一朵杏花。

冬生迎娶杏花那天,村里就像集会,尤其是暗恋过杏花的那些年轻小伙子都想亲眼目睹杏花穿上嫁妆的俊样。村里的年轻人说,冬生啊,你真是好福气啊,把一朵花娶回了家,冬生笑笑只顾忙着发烟,时不时地就瞅杏花几眼,生怕这花一样的新娘子变成小鸟飞了。

过门后的杏花才知道,其实冬生家并不富裕,但善良的杏花勤俭持家,没有任何怨言。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他们婚后的第二年冬天,一场大火使冬生家所有的家当在顷刻间化为乌有,那一年冬生他爹德谷老汉刚好去世,望着一片废墟,冬生一个大男人抱头哭得呜呜的。杏花就安慰冬生说,水火无情,咱们还活着,只要努力一切还会再来的。冬生望着美丽的杏花说,杏花是我毁了你,其实你原本就不应该嫁给我,嫁给我让你受苦了。杏花说,嫁给你俺愿意,要不咱把戒指卖了吧,家都没有了,手上戴个金戒指有啥用。冬生说,别别别,其实这金戒指……这……冬生支吾了半天,最后说,就是沿街乞讨也不能卖这戒指。伸手去摘戒指的杏花听了冬生的话停下了,自从冬生给她戴上戒指的那一刻起她就从来都没有舍得摘下过,她只要看到戒指就仿佛看到金子般的爱情,烈火烧不断,风雨催不垮。

家没有了,一切从头开始,经过冬生和杏花的共同努力,整整用了四十年时间,住的房子由原来的茅草屋到土坯房,最后到红砖楼房,两个孩子由小到大都很争气,最后双双考进大学,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此时的冬生和杏花已经是银发满头,惟有杏花手上的那枚戒指还和原来一样,由于长期戴在手上自然打磨发出的不再是金光,而是暗红色的光芒。有一天,冬生看着杏花手上的戒指说,孩他娘,要不我再给你买个新戒指吧,如今咱不是以前了,咱有钱了,咱确实也能买得起崭新的金光闪闪的戒指了。杏花说,换它做啥,都一辈子了,从你给俺戴上的那一刻起到现在俺从来都没有摘下过,这不是一枚普通的戒指,是咱们的爱情。冬生听了笑得哈哈地说,孩他娘你啥时候也学会赶时髦了,啥情呀爱呀的都是年轻人的话我不懂,那个时候我娶你,只是想一辈子真心对你好,其实这……这金戒指……其实……原本很开心的冬生说到戒指突然又支吾起来,杏花笑了说,看你说话的样子,孩子们看见了又要说你老小孩儿了。

就在去年春天,当黄河摊村的杏花再次开满枝头,花香四溢笼罩着整个村庄的时候,杏花病倒了,肺癌晚期,两个孩子和儿媳妇都从城里赶回来轮流照看杏花,年迈的冬生拄着拐杖悄悄进了一趟城。

杏花在她弥留之际,冬生紧紧地握着她的手说,孩他娘,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不会怪我吧!杏花吃力地摇摇头。冬生说,孩他娘,在我的心里一直有一个秘密,就是你手上戴的那枚金戒指,其实它是假的。当时我为了娶你,就悄悄的找了一块铜圆,到城里请一个首饰匠打造了一枚铜戒指,为了不让你爹看出来,就让首饰匠做了镀金加工。就因为这枚戒指我总感觉一生都对不住你啊,是我欺骗了你!是我不好!冬生说着滚下了热泪。杏花听了后,眼里含着泪轻轻地笑了说,老头子,你啥也别说了,其实俺早就知道了。你还记得那次家里失火吗,俺确实去卖戒指的,但收金器的人说,这是假的,是铜不是金。后来俺没有告诉你,金啊银啊铜啊的,在俺眼里啥都不重要啊,重要的是你一辈子都对俺好,俺已经很知足了,比满手都戴上金戒指还高兴哩,金戒指能干甚!只要有感情就是草戒指都金不换啊……杏花说着,声音越来越微弱。

在一旁的两个孩子和儿媳妇听了老人的对话后都泣不成声。冬生将杏花的手紧紧地握在胸前说,孩他娘,你等等啊!你千万等等啊!他说着从身上掏出一个很精致的“心”字型首饰盒,打开后里面是一枚金光闪闪的戒指。

“孩他娘,就让我给你换上吧,这次是真的金戒指,绝对是纯金的,是我专门到城里给你挑的!”然而此时的杏花已经安静地离去,脸上洋溢着幸福,很安详……“孩他娘,你醒醒啊,你让我给你戴上戒指好不好,孩他娘……”

冬生哭着去帮杏花摘手上的铜戒指换新的金戒指,然而怎么努力都摘不下来,四十多年过去了,那枚铜做的戒指从没有离开过杏花的手,由于指头由细变粗,戒指已经成为杏花身体的一部分……

 

芬芳的馍花

 

刘婶婶蒸的开花馍绝对是一绝,绝就绝在她蒸出馍的形式多样上,就比如春节她会蒸枣花、元宝人、元宝篮;正月十五她会做面盏,做送娃娃的面羊、面狗、面鸡、面猪;清明节她会捏面为燕表示春回大地;谁家的女儿要出嫁作陪嫁请,她去做“老虎头开花馍”;寒食节上坟时,以示灭毒消灾她就做“蛇盘盘开花馍”;婴儿满月,她就做“龙凤呈祥 ”、“猛虎驱邪 ”;老人祝寿,她就做“大寿桃 ” ……
    据说刘婶婶的母亲就曾是蒸开花馍的好手,还开过一个“馍店”,当时树皮配玉米面都能蒸出花来,后来把蒸开花馍的技巧传给了女儿。当然也有许多人说,刘婶婶原本不是她母亲的亲生女儿,1968年流感大流行,蔓延中国大部分地区,刘婶婶的亲生父母就在那场瘟疫中死去,幼小的她跟着奶奶要饭度日。奶奶死后,是开“馍店”的女老板收留了她,女老板的丈夫和孩子在那场大瘟疫中也没有幸免,由此成了孤身一人,女老板收留了她后,她就成了女老板的女儿,而且还跟着女老板姓了刘。
    刘婶婶20岁过门嫁到黄河滩村,丈夫是个木匠,凭手艺走村串户挣点小钱。在家里呆着的刘婶婶就在村口开了一个小饭店,名曰“刘婶婶馍馆”。小饭店很小,没有炒菜,专门卖开花馍,绿豆米汤免费。村口有一条大路,行车的过往司机走到“刘婶婶馍馆”门口时,不管饿还是不饿总会停下车来歇一歇,喝碗绿豆米汤打打渴,吃馍不吃馍刘婶婶是同样的热情。黄河滩村里的人都在背后议论说,刘婶婶是个不知道挣钱的怪人,自己家辛辛苦苦种的黄小米都让过往行人喝了米汤,有的人馍都不吃专门去喝她的米汤。议论声灌到刘婶婶的耳朵里,她笑笑,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依然我行我素。
    夏天,中午时刻“刘婶婶馍馆”最热闹,客人一进门,刘婶婶就会喊一嗓子:“进来自己坐,该吃吃该喝喝,别生分,就当是自己家!”几大桶绿豆米汤往地上一放,瞬间就会一扫而光。刘婶婶没有雇佣服务生,进门的既是客人又是服务员,用“宾至如归”来形容很恰当,米汤自己舀,想喝几碗喝几碗,馍自己拿想吃几个吃几个,钱自己放,墙上贴有价目:“大馍五角,小馍三角”,没有一个人赖帐。开张不到半年,名声传出很远,尤其是她的免费绿豆米汤。
    午后客人陆续散去,刘婶婶就会敞开着门坐在里屋打个盹。
    这天刘婶婶刚合上眼,就听到外面有响动,出来后看到一位老奶奶和一个小女孩。奶奶坐在凳子上用手摸口袋,小女孩站在奶奶的身旁,刘婶婶问:“大娘,你们是吃馍吧!汤水随便喝,需要几个馍我从里屋给你们拿热的,刚出笼的馍热乎着呢!”
    老奶奶只要了一个大馍,刘婶婶拿出馍后,给她们一人舀了一碗米汤。热气腾腾的开花馍放在一个大盘子里,就象一朵大大的牡丹花,在餐桌上开得很艳丽。奶奶将盘子推到孙女面前,小女孩吞了吞口水望着奶奶说:“奶奶,你不吃吗?”“奶奶不饿,奶奶喝米汤。”老奶奶说着端起一碗米汤慢慢喝起来。一眨巴眼功夫,小女孩就把一朵“花”吃了个精光,打着响亮的饱嗝。
    小女孩吃完后,奶奶又开始摸口袋。刘婶婶看到这幅景象,走到两个人面前说:“大娘,您今天就不用出钱了,我每天卖出100个馍后,就免费给一个客人吃一个馍。今天刚好卖出100个!”
    过了几天,小女孩又来了,她蹲在“刘婶婶馍馆”不走,眼睛紧盯着店里在地上摆弄小石头。小女孩每看到一个客人吃一个馍,就在地上放一个小石子,整个中午都快过去了,小石子却连50个都不到,小女孩显得很失望。忙碌的刘婶婶似乎看出了小女孩的心思,她让身边熟悉的人装做打包买了50个馍,小女孩终于数够了100个小石头,她高兴地跑去拉着奶奶的手进了店。
    “奶奶,今天我请客!”小女孩兴奋地对奶奶说。真正成为第一百个馍的免费客人的奶奶,让孙女招待了一个热气腾腾的大开花馍。而小女孩就像之前的奶奶一样,端着米汤慢慢喝,不时还吞吞口水。
    “也送你一个馍吧。”刘婶婶看着她可怜的样子说。
    “我不饿!”小女孩回答。
    坐在一边吃得津津有味的奶奶问孙女:“要不要留半个给你?”

小女孩掀起破旧的小汗衫拍拍自己的小肚子,对奶奶说:“不用了,我很饱,奶奶您听还有响声呢!”刘婶婶看着热泪盈眶。 
    “刘婶,来两个热馍?”一声喊叫,吓得正在打盹的刘婶婶一激灵,她揉揉眼听了听外面,这次确实有响动,而且是真的。原来刚才是一场梦,梦里她又回到了从前,见到了已经逝去的奶奶和母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莫名提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