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初中“成长类”作文最全指导

(2022-03-26 12:18:27)
标签:

转载

初中“成长类”作文最全指导

知识精讲(完整链接)

一、要点梳理

成长经历类作文由两部分组成。重要的部分是作者的某一段或几段的经历;次要的部分是表现出经历这些事件之后,作者所获得的成长。成长经历类作文在中考作文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体现了中考作文命题的两大原则: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关注学生的心灵感受。

(一)成长类型

作家刘墉说,成长是—种美丽的痛。同学们,你们能说说哪些算是成长呢?

1.品德方面的成长:会帮助同学了;会为父母做事了;能恪守诺言,坚持原则…… 

2. 学习方面的成长:能坚持不懈了;自己的难题自己解决;能主动探索知识了;知道细心的重要……

3.能力方面的成长:学会了一项技能;会开展小队活动了;会为大家服务了;能耐心做事情……

4.亲情、友情方面的成长:会解决同学矛盾;会真心对待朋友;学会了谦让;能体会到大人的苦心了……

5.在失败与沮丧中的成长:失败中得到启发;摩擦中懂得谅解;矛盾中得到教训;后悔中得到成长……

总之,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成长”是一种变化,是—个蜕变的过程,从无知到有知,从有错到认错,从没感受到感受深刻,我们在写作文时还要注意这种变化。


二、方法点拨

成长经历类作文比较适合运用对比和铺垫等写作手法,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 对比
对比手法是作文重要的写作方法之一,它通过对不同人、事、物的对比描写或说明,以突出其各自的特色,或者将同一人、事、物在不同时空和境况下的情景进行对照,以彰显其变化。这种对比可以是不同人物的对比,也可以是不同事件的前后人物的心理变化的对比。

例如:陈子润写的《理解是一个慢慢的过程》中的一个片段。

六年前,我的弟弟出生了。七岁时,幼稚的我望着弟弟可爱的脸蛋,想象着以后与弟弟肩并肩一起走着的情形。可这美好的想却被接下来的日子打破。以前,做作业时身边总有妈妈的身影,他在我身边监督我,而现在妈妈只顾着我那又吵又闹的弟弟;以前,妈妈总是不厌其烦地往我的碗里夹鱼、夹菜,可现在妈妈只顾着那个不会吃饭的弟弟;以前,妈妈开车送我上学,为我挡住了冬日的寒风、夏日的骄阳,可妈妈却只顾着我的弟弟,舍得我一个人孤独地上学、回家……

再如下面这篇文章:


那句话,带我穿越青春雨季

终于放暑假了,同学过来玩,在我的书架橱窗里发现了一叠手绘画稿,她狐疑地问我:这是同一朵花,你为什么要画这么多张?
我笑着从她手中接过那些画稿,转身把它们摊到了窗台前,是该让阳光晒晒了。
读初二那年,我是个沉默的小姑娘,同学都在埋头紧张学习,只有我无所事事,上课塞耳机听歌,在本子上乱画,下课头一倒就睡觉。
 谁说少年就不识愁,尚未满十五岁的我早在心里盛开了大片的哀愁。父亲酒后说过“生个女孩儿有何用”,那句话像一把尖利的匕首把我最后的一点自尊自信给剥离殆尽。我这个没用处没出息的女儿,大概也只能读个初中,然后早早离家出远门打工去吧,既然如此,又何苦还要挣扎。
直到有一天,年轻的实习班主任冷不丁抽走了我手臂下乱涂乱画的练习本子,那是个师范学院大四的学生,清秀的脸庞上带着青春特有的朝气。我抬起头来漠然地瞪了她一眼,然后在她的示意下皱起眉头跟着她步出了教室。
在撒满阳光的走廊里,她饶有兴趣地翻看我的本子,一页一页地翻,看得很慢很细致,正当我没有了耐心的时候,她开口了:“画得真不错,可以送给老师吗?”她像个孩子一样在我面前扑闪着眼睛,小心翼翼的语气里充满期待。
等我再回到教室座位,已经是下课了,我照例把头埋了下去枕在臂弯里,这一次,却没有睡觉。不知道为什么,先前走廊里过于灿烂的阳光带来的不适感,一忽然在咽喉里变成了哽塞,我想起小时候的梦想,那与画画有关的梦想……她说我可以重拾梦想,以美术生身份去考重点高中,机会将很大。
可是浑身上下没有一点色彩的我,真的能行么?
细心的她再度伸出手,带给我一株野草一样的植物,顶端却盛开着一朵美丽无比的花儿——百合花,她笑着向我解释,百合没开花之前长得和野草一模一样,要证明自己不是野草的唯一办法就是努力开出洁白的花朵。
 “你现在就是一株还没开出花儿的百合。”她握住我的手。
后来,年轻的她结束实习回去了,而我,竟真的像换了一个人,开始做一个好学生。我专心听课,抓紧每一个课间抄录大段大段的笔记,我也认真画画,铅笔秃了一支又一支,水彩用完了一盒又一盒。当有一天百合花完成了绽放,自然而然也就到了我蜕变的时刻。
记忆款款,我的讲述终于完毕的时候,同学起身轻轻拥抱了我。而躺在窗台上的那叠画稿正在阳光下,散发着持久而美丽的光芒。
“你现在就是一株还没开出花儿的百合。”那句话仿佛又回荡在我的耳边。

点评:
上面这篇文章中,小作者之前的自暴自弃状态与老师发现她的特长对她进行鼓励后的奋发向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好的突出了个人的变化和成长。

(二)铺垫
写作中的铺垫是指对文章中故事发生的背景、缘由及故事发展情况所做的必要交待。铺是指展开的意思,垫是指垫高使其显得突出的意思,铺垫的作用也是以此展开。

1. 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或缘由

即交代故事发生的原因或环境,对故事的发生发展做必要的情况介绍。例如《皇帝的新装》第一段极力描述皇帝如何喜爱新衣服,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才发生了他被两个装成织工的骗子所骗的事。在整个故事中,作者对在场的人物和心理都做了必要的介绍,尽管后面出现了赤身的皇帝展示自己新装的荒诞举动,也让读者觉得故事情节是合理的,这要归功于文章中对相关情况进行说的铺垫性文字内容。 

2. 交代故事发生发展的相关情况

(1)发生,是指介绍故事发生的相关事实,能够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突出。  
如一篇文章中写到,父亲为女儿花32块钱买了件衣服,紧跟着文章中交代相关情况——当时她父亲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到40块钱。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发生背景的介绍,突出了父亲对女儿的疼爱。

(2)发展,将故事发展过程中的细节加以展开,或是加入一些故事情节,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能够使文章内容更加曲折生动、跌宕起伏;二是使得整个故事的发展更加自然平稳,自然。

(3)为下文的情节做暗示
这种铺垫形式主要是用次要情节去暗示主要情节的发生,为主要情节埋下一个伏笔。如《孔乙己》一文中写道:“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文中这里通过对秋天冷的描写(秋风越来越凉、初冬、靠着火、穿棉袄),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也暗示了孔乙己死亡的命运。

再如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开头浓墨重彩地描述“我”一家人如何日夜盼望“发了财”的于勒回来,如何对于勒的钱拟定上千种计划,然后笔锋一转,写全家人意外地发现于勒竟是个靠卖牡蛎为生的穷水手。这样,前面的铺垫与后面的情节形成巨大的反差,这也是铺垫手法的成功使用,情节跌宕,意味深长,艺术效果强烈。

三、拓展延伸

这部分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常用的成长类经典作文的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及优美语句整理。

(一)经典开头和结尾的方法

1.情景再现法

从小学走进初中,又走进高中,每次去上学,母亲总要重复那句话。我也慢慢地明白了其中的寓意。学校离家越来越远,但我总是一有空就往家里跑——回去看看那熟悉的炊烟,还有炊烟深处那为我吃尽苦头的母亲。每次我选择黄昏返回学校,心里总有几分依依不舍,忍不住回头再望一眼那炊烟飘起的地方,望一眼倚在门边的母亲……

2.排比铺陈法

菁菁校园,留下我们多少故事,这些故事是那么精彩,那么活力四射。这里有笔砚相亲、晨昏相伴的真诚友谊,有比赛场上飞扬着的欢呼与呐喊,更有落日红叶、雨打芭蕉的完美意境;这里有默默伏案的少年、勤勉不辍的园丁,有三点一线的紧张,更有青春放歌的朝气。写下它,写下这充满活力的岁月,写下我们难以忘记的校园故事。

3.哲理渗透法

花和人都会遭受不幸,可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为什么要放弃呢?平凡的生活中,一抹微笑,就是一道阳光。它能温暖自己潮湿的心灵,也能温暖周围阴暗的心灵。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当你对它展颜欢笑时,它所回报给你的,必然是令人心醉的笑容。

我错过了太阳,但我不哭泣,因为我不愿失去星星和月亮。那天起,我不再忧郁,不再哭泣,我学会感谢伤口,因为它也是生活的色彩;我学会微笑,因为我还有青春陪伴。

4.选用句式法

“宝贝儿,你去找同学玩会儿?”“不,我自己玩儿。”又一次,我以自己最任性的方式拒绝了妈妈的建议。

我独自来到自家大院,找到了那棵我亲手栽的小桃树,轻轻地躺在“他”的旁边。风独自地吹着,树独自地摇着,花独自地落着,我独自地“睡着”。
……

我带他们来到了我家的院子,坐在草地上,我们说着,谈着,累了便躺下。风依旧独自地吹,但却柔和了;树依旧独自地摇,但却快乐了;花依旧独自地落,但却美丽了。

我“独自”笑着,因为周围有了他们,因为我战胜了我的孤僻。

5.推敲词语法

白驹过隙的一瞬,我抬起头,感觉到岁月正随风吹散,不禁掩面叹息,内心漾起的是一丝欣喜和怀恋。活力四射的初三岁月,青春律动的我们挥汗如雨,只为灿烂在六月。那段岁月是美妙的。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发现,学会了珍惜,对于我们心中那些解不开的小小的结,我们学会了淡淡一笑,去欣赏它的缺憾美。因为我们知道,只要洒脱地转过身,就能寻找到新的美丽的风景。成长是一种痛,但我不愿让它留下伤痕。成长是一种蜕变,经历了磨难才能破茧而出。

(二)经典开头和结尾

1.是的,成长记录着痛苦,也镌刻下欢乐。沿着成长的足迹,一步步,我们击向成熟,走向未来。

2.记忆里,童年的天空清透清透。轻轻一下,就掐出水。

3.时间从指间不经意地弹落,往昔的格子爬满了蜘蛛的足印。它正在里面结网,把每一个格子都尘封起来,只是有的地方密密麻麻,模糊难辨,有的地方稀稀疏疏,明朗清晰。这种感觉是用灰土裹着的黄金,如果不去品它,便永远不知道它的真正价值,那就是成长的故事。

4.停在每一个成长的心灵驿站,以怎样的心情看待走过的一段旅程就标志着在如何成长着的自己。童年固然美好,今时亦多精彩。于是,我们都是感悟着的成长,思考着的成长,无悔着的成长。成长的我们,把一切隐藏在心底,唯有留在心海的涟漪在一层层的明晰……

5.曾经苦涩的日子,在回忆的画面里,已酿成芬芳。每当夜幕迈着轻盈的步伐姗姗而来,白昼的繁荣和喧闹渐渐销声匿迹,在朦胧和宁静的夜晚,我常常陷入无边的回忆之中。在回忆中,那曾经许下的愿望与美丽的诺言,那执着的坚持与不懈的努力,都化为幸福的叶片,被我精心收藏。

6.成长是一曲刚健的歌谣。走进田间地头,听拔节声声,走进森林旷野,听万籁和鸣。噪动与喧腾,追逐与奋争,这就是成长的旋律。在成长的行列里,弹奏的是辉煌的音响。


三点剖析

考点:考查学生对成长的关注和感悟及表达能力。

重难点:学会写成长类作文的方法和技巧。

易错点:成长类作文在写作时容易出现材料不新颖,心理情感变化的表现偏少,铺垫过长,进入重点太慢,详略不得当,重点不突出等问题。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