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片言只语亦揪心——诗孩散文诗《笨伯瘸经》读后.魏在光

(2013-12-06 21:37:43)
                                  片言只语亦揪心

——诗孩散文诗《笨伯瘸经》读后

魏在光

 读诗孩的散文诗《笨伯瘸经》(《青州文学》2013年第五期刊登),感到赏心悦目,心灵受到震撼,视野得到开阔,思路得到拓展,受益颇多。

    散文诗是一种具有完整性、特殊性、独立性的文体形式。它既不像散文那样跨越时空来龙去脉详描细述,也不像抒情诗那样讲究句式整齐和音乐韵律。句式可长可短,随心所欲,信手拈来;结构开合有度,自由舒展,没有诗的韵脚、节奏、音节、行数、排列等外在形式的羁绊。(此段似可略去——诗孩)

    反复品读诗孩的《笨伯瘸经》,笔者发现,它具有六大艺术特征:

开门见山,锋芒毕露。搞文学创作的人都知道,诗的结构是以“线”抒写生活,散文的结构是以“面”反映生活,散文诗的结构则是以“点”折射生活“点”字用得极好——诗孩散文大都有时空长度,篇幅较长;散文诗篇幅较短,字句精炼。诗人从情感燃烧的那一刹那辐射开来,形成冲击波,冲击着读者的心扉,从而进入诗的境界。如:二十五章的“顺笔上天国,逆笔下地狱。文之殇。”一语破的,锋芒毕露,直指社会弊端。短短13个字,强烈抨击了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社会现象,让人不寒而栗。君不见,从古至今,靠阿谀奉承、趋炎附势、溜须拍马而飞黄腾达的比比皆是,那些敢说实话、敢谏真言的仁人志士反而下场悲惨,他们或被贬官,或锒铛入狱甚至蒙冤而死。从古代的“文字狱”,到新中国的“大鸣大放”,再到“三家村”、“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冤假错案更是不计其数。从屈原、李白、王维到邓拓、吴晗、廖沫沙,举不胜举。真乃文之殇,文人的悲哀啊。再如三十章的“历史本来是铁,而“历史”是张擦腚纸。”毋庸置疑,历史是真实的,犹如板上钉钉,铁打得一般。而那些被人为篡改、美化或歪曲、丑化了的“历史”,就会遭人唾弃,一文不值。试想,这样的“历史”难道不是擦腚纸么?发深思,值得回味

大开大合,张弛有度。诗孩的散文诗看似很随意,信马由缰,形式多样。仔细品味,却是开合有度,结构完美。甚至不乏大开大合、大起大落之范例。如:“梦里笑出声来!回到苦着的人生。”(十六章)在梦里笑出声来,肯定是个好梦。但是,一旦从梦中醒来,却回到了苦难的人生,必须面对现实。这种大开大合的跳跃性结构,往往给人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有跌宕起伏之感。再如:“噩梦醒来是夜半,窗外有萧萧风雨之声”(十七章);“结结实实的梦,恍恍惚惚的人生”(二十七章)。人生如梦,迷离迷茫,瞬息万变,难以捉摸。

语言凝练,感情饱满。(散文的语言是叙事性的现实的语言。散文为文,语言要求简洁洒脱,娓娓而谈,交代清楚,抒情细腻,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衔接较紧密。散文诗的语言则是抒情性的想象的语言。)(括号内数句可否不要——诗孩)散文诗为诗,语言要求浓缩、简练、跳跃。《笨伯瘸经》中就有许多跳跃式地联结意象,如:“那池中的红鲤,可是您丢失的魂儿?”(五章)诗人把池中的红鲤,想象成情人丢失的魂儿;“笔,可是诗人抚摸情人心窝的一只小手儿?”(九章)诗人把手中的笔,想象想象成抚摸情人的小手儿,既大胆又细腻,感情饱满,想象力丰富。

亦长亦短,长短结合。《笨伯瘸经》最短的一章包括标点符号在内只有10个字,如“大海一滴与永恒同在。”(三十三章);最长的一章也仅有40个字,即:“一块巨大的蓝宝石。被谁?雕凿成镶嵌着日月星辰的龙族宫殿。里面又是安放着谁的魂魄?”长短句式的巧妙运用,使得《笨伯瘸经》娇小玲珑,秀丽隽永,意味深长,摇曳生姿。作者在长句里娴熟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等多种表达技巧,意蕴丰富,如:“千里薄霜乃一柄屡屡突然出手斩杀绿色生命的利剑”(三十四章);在短句里画龙点睛,单刀直入,在强调观点和表达强烈情感时非常受用。如:“狂士本高格,其志在破俗”(三十五章)。让人感到很有气势,很有韵律美,很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味。

  立意精到,爱憎分明。“凡文以意为主”,“意要求正确鲜明、爱憎分明、深刻新颖、积极向上。“意”存在于深厚的生活土壤和浩瀚的生活海洋中。要获得它,必须依靠作者对生活的深入观察、感悟和理解。因此,只有从生活实际出发,凭着鲜明的感受、敏锐的洞察力、深厚的感情、丰富的想象、深沉的思考,就会感到生活中处处洋溢着诗意。这诗意就是心灵受到触动的东西,眼睛豁然开朗的东西,思想突然升华的东西,感情更为纯洁的东西,它就诗的灵感。《笨伯瘸经》四十二章,章章都有精到的立意,使人很受启迪。如:“苦难和挫折是杖责天才的母亲。”(二十八章),是啊,自古雄才多磨难,苦难成就天才。寥寥数字,揭示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情景交融,意境深邃。意境是文学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散文诗的意境是情和景的交融,是意和境的和谐统一,是作者浸透了时代精神的主观感情、意志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意是灵魂,境是血肉。它是可以触摸的,可以感受的,是物质的,形象的,但它又是动人心弦的,震颤魂魄的,是精神的,性灵的。诗孩在《笨伯瘸经》中,写玫瑰,写梦境,写花鸟,写红鲤,写大海,写灵魂,写人生,写母亲泪汪汪的眸子……色彩斑烂,可见可感;而花香、风声、笑声、哭声,又可闻可味。再加上心境的抒写,巧妙地譬喻,形象地思维,创造出一个个情景交融的意境。这种优美的意境,是诗人长期观察积累的结果、努力追求刻意创新的结果。

     诚可谓:

     笨伯勤奋观千象,信笔涂鸦赋散诗。

     海纳百川精炼句,腹藏万卷巧修辞。

瘸经怪论含哲理,片语只言蕴丽词。

苦难人生攀峻道,低吟浅唱越高枝。

 

(以上四句缩减为如下两句可否?——诗孩)

 笨伯老眼观世相,信笔涂鸦赋散诗。

 类同林莽一秃鸟,鸭嗓嚎嘶在梢枝。


十分感谢在光君对本人小文《笨伯瘸经》的大评。匆匆读来小有商榷,直言道来,请君斟酌。

听耿春元老师说大评要在明年的《青州文学》上发表。如此抬爱,再表感谢!


                            诗孩敬捧


                    2013年12月04日23时05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