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
——四不像小诗一首
诗孩
晨步小山包,
清脆薄雾绕。
日出飞霞光,
金身华万道。
放眼看世事,
五颜六色中。
唯有脚下井,
清澈不见底。
附言:
今日午饭后正休,老友王善堂兄登门赠送《北海诗词》后匆匆离去。翻阅中联想到自己25年前写的名曰《日出》的半首四句小诗,忽又引发出后面四句,恍恍惚惚若许年,至此,似觉成之。
它形似古体,又不合平仄、韵格。说是新诗吧,则更加勉强。它是否得了一点古体诗的神韵呢?说句实话,像老头子得了个见不得人的小情人儿,私底下有点偏爱。特亮在这里,望文朋诗友评批。
2013年2月1日中午12时55分
待发文
小路大路
——《老家的那条小路》(作者.朱多锦)评
诗孩
小路有些惆怅
大路显得空旷
2013年1月8日20:10
不弃的恋人
——《木楼梯》(作者.曲有源)评
诗孩
即使木楼梯腐朽了,那隐隐的脚步声仍在脱壳的灵魂里音乐似的时时响起。
2013-03-02
22:32:17
湖蓝天蓝
——《纳木错湖》(作者.曲有源)评
诗孩
心蓝天自蓝
2013年3月8日
22:31分
《诗歌便宜吗?(诗歌,作为最便宜的精神消费).作者:中国诗坛》评
诗孩
诗是不可用钱衡量的宝贝儿。
2013年3月24日23:22
曲有源《人为的画面》评
诗孩
此诗因“一个轴”活起来。有趣。
2013-04-13 20:54
读《立春》(作者: 周晓榕)
诗孩2013-04-17
22:25:30[举报]
诗人怀里永远揣着个春天!
诗孩2013-04-17
22:25:30
附:
立春
周晓榕
春来了
我们的春
春天里的故事
被春藏得好深
她掖着故事拜访了我
坐在沙发上
喋喋不休
它好像有意见
嫉妒我,因为你
我谨慎赔着笑
不能惹恼了故事的
见证人
咦——呸!
——《真反腐就需直面271财富秘闻!》(作者.
海之恋)评
诗孩
伪诈之人,必有大坏!
光,这头怪物(四首)
诗孩
其一
不费吹灰之力
便将拳王击倒在地
2009年10月7日20:36
其二
它是个魔术师
既可以将你抻长
又可以将你压小压扁
但
你还是个你
2013年3月1日 12:45
其三
倒下的任你倒下
但站着的必须倒下!
当你用头顶着它
就拿你没办法
2013年3月1日下午1:15
其四
影子好比是个鬼魂儿
似乎有些可怕
但再黑的影子也没有多少分量
2013年3月1日下午1:25
文学中的小
——我眼里的抒情诗
诗孩
(语言的精纯、幻象,文体的短小、分行自不待说了)诗不可写尽,尽则一览无余。还是雾里看花,月下观美人儿好。近在咫尺又把捉不到,千真万确又恍若隔世。诗是在握美,距离美,联想美,理想美的独具、兼有或糅合。诗可以将人变成醉情醉心终不悔的情痴,亦可将人带入恍兮惚兮似成仙的至高人格境界。
诗或是入口清凉、甜爽,一路滋润到干渴心田的一掬清泉;诗或许是入口绵软又后劲十足的一壶纯醪佳酿;诗或许是入口脆香又其味难以描摹的一粒怪味豆;诗或许是触燃了你积郁已久的澎湃情怀的一颗火种;诗或许是需要读者配合作者去开掘、发现的一脉宝藏。
诗有风趣幽默,清浅淡雅,小巧别致,新奇夺目,讽刺辛辣,意味无穷,刻骨铭心,厚重博大,拙朴率真,玄奥梦幻种种。
最后强调一句:诗是文学中的小。小的不见得都是宝贝儿,但凡是宝贝儿都不会太大。
2013年3月1日下午2:35
《诗思一帆海空阔 岳色江声暗结愁
——朱多锦学术生涯追忆》(作者.百姓评天下)评赘
诗孩
为悼念文友师长写这么长,内容又这么庞杂的文章,博主辛苦了。
在下以为,朱多锦老师诗有好诗(后期的),文有好文。但对于领袖和文化大革命的认知则与我相去甚远(个人以为:毛泽东的一生九功一过,文化大革命七功三过)。但为了珍惜文学和诗歌之谊,在交往中(只谈文学艺术,不谈政治)有意对此作了回避。
不可否认,朱多锦老师是位厚道老实,搞文学做学问(成就突出)的痴人。朱多锦老师也是一位生活多磨难,郁郁不得其志的苦人。
在这里应该一提的是,2007年春朱多锦老师忽然来一电话,要我寄十来首诗作去以供选用。我即邮去十四首十分简短似有格言意味的小诗,结果在《山东文学》(2007年6月号)上全部刊出(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山东文学》上发表诗作)。诗作中有:1. 千磨万锉/悲为粉末/幸为锐锋 5. 歪斜之杯/岂可盛满
12. 死水臭/活水鲜/新雨盆里洗蓝天等小诗。
这几年济南的王松、王霁良、百姓评天下等在网上搞了数次诗歌大讨论,我积极参与并由此结识了不少文朋诗友,特别是经常与朱多锦老师在网上或用电话交流(有时一周通三四次电话)我们的友谊与日俱增,几乎到了无话不谈的程度。我记得有一次因一篇转发文章(好像是魏东建小兄的)涉及到对毛泽东的评价问题,我在朱多锦老师的博客上亮明了自己的观点,自负地提出:评价领袖是需要一点胸怀和见识的。实际上是说否定毛泽东者们心胸狭窄,目光短浅,“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对此朱多锦老师没有丝毫的犯忌和见怪。在后来的电话交流中我曾直言不讳的对朱多锦老师的编辑病(不尊重作者原创,轻易改动来搞或将不同观点强加于人)等做法提出了批评。朱多锦老师都能冷静接受。叫我十分感动。
这些年来,我与朱多锦老师谈得最多的是他的现代城市诗和他的有心脏病的身体。在下以为,他的现代城市诗写得的确不错,是当代中国诗坛之一绝。大概写了一二百首吧。我曾数次建议并催促他把这部分诗尽快整理出来,以专集出版。他的几次回答给我的感觉是不太着急。他的突然离去,给他,给喜欢这些诗的诗人、读者,甚至给当代诗坛都留下了莫大的遗憾。我希望他的家人(子女)能在他生前好友的帮助下尽早把《朱多锦现代城市诗选》整理出来予以出版,以了却他的这个宿愿,满足众多读者的期盼。
在朱多锦老师去世的前几天,我曾打电话询问他的身体情况,他对我说:目前身体大有好转,正在调养中。我表示祝贺,并嘱他多多保重。还说待四月份暖和了,便去济南看他,也顺便会会文朋诗友。此前这意思曾跟王霁良小兄表示过(我到济南后,坐他的车专程前往聊城拜会朱多锦老师)。没想到此次通话竟成永诀。失去了朱多锦这位良师益友,每念及此,心便隐隐作痛,恍惚中走失了三分诗魂。
2013-03-04
22:52:43
2013年3月5日22:15增补
附:
百姓评天下
回复说:
2013-03-04 23:14:11
-
先生高论直言,难得!朱老师的编辑病,我也略有察觉,至于先生对毛的评价,我也不敢苟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