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心灵成长金颖心理专家心理培训情感专家专家媒体人陶氏英合教育 |
分类: 专家媒体人系列 |
有所谓的“灵修大师”被揭陋了,有所谓的“心灵成长”被掀丑了。
我只想说:都是我们“内在的缺乏”惹的祸!
我们缺乏什么?
相信有的人会说:我缺少爱⋯⋯、我缺少钱⋯⋯、我缺少快乐⋯⋯、我缺少健康⋯⋯、我缺少机会⋯⋯、我缺少地位⋯⋯、我缺少权利⋯⋯
但我说:我们是缺少对生命的认识与管理。所以,面对身体的、心理的各种欲望,无法自如的应对和自控,于是那些圣书经典和大师们的只言片语就成为放纵的借口。
我说:我们是缺少信仰!对自己和对生活的信仰。所以,我们没有自己最基本的生活准则与信念,而很容易被人误导与诱惑。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活着的人不多,都被自己内在的魔所奴役。不信你只要跑到大街上和地铁口,你看看有谁会抬头看你而后对你微笑,你看到的永远是大部分的八点二十分的脸(嘴角往下),没有表情,眉头紧锁,翻着手机塞着耳机。即便那些有微笑的人也只不过是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情侣,而一旦有人干扰了他们的世界,翻脸比翻书还快。你不能不问,这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了!
这个世界物质越来越丰富、刺激越来越多、屏幕越来越大、人越来越多,但我们却失去了所有的联系:和万事万物的、和源头的、和爱的、和自然宇宙、和自己内心、身体与灵魂的。我们自私,只想获得更多、得到更好,而我们给出的一切都是有条件的和被交换的。我们烦躁,总被外在发生的一切干扰内心的和平;我们自卑,却张牙舞爪虚张声势地强装无所不能;我们拜佛,只不过不想面对人间俗事的历炼,总以为真有与世隔绝的桃花源。我们灵修,总认为现在自己还不够好,还需要老师和上司不断的指点。我们害怕的不是丑陋而是美好,害怕的不是失败,而是害怕活出最闪亮的自己。我们害怕自己的力量,害怕成功、害怕幸福、害怕亲密、害怕爱、害怕金钱。我们对痛苦是有瘾头。当嘴唇上有裂口,我们就会时不时地去咬或舔或撕,即便会疼;脸上发痘痘时,会忍不住去抠去挤,即便知道那样会感染会留印。我们固执,总按照既有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形式,有时候又安于现状,不敢去面对改变的痛苦而得过且过⋯⋯
如果这时候,你愿意放空聆听,会听到你的心在对你说:你丢掉了“我”、丢掉了爱,成为活生生的行尸走肉。
你真的要这样过一生吗?真的要用这样的方式来感受自己的存在吗?
现在该是停下来,深呼吸,放弃思考、用心感受的时候。因为你的灵魂早就跟不上你的脚步而渐渐枯竭、你的心早就紧紧封闭而无法快乐。
那么,到底要不要参加“心灵成长”的课程?
——不要!!!如果是一个让我们失去自己力量的“灵修大师”、是一个让我们失去基本生活准则的“心灵成长”和我一起说“不!我不要!!”,
那么,到底要不要参加“心灵成长”的课程?
——要!!!因为,关于外在的世界,我们学习得太多,而关于心、爱、关于内在、心智、情商等,我们却被教导得太少!敬重和看到自己内在的力量,学习启动心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心正是爱、幸福、满足的关健。一个有爱、感受到幸福和满足的人,才有可能和他人、潜力、机会、成功、健康、乃至这个世界共振,才有可能有创造力和勇气将人生活出极致的美丽。
至于,我从事心理学的培训和应用近16年的时间里,最有效的学习方式真的不是老师讲、学生听与记录。那只不过是在满足我们的大脑。我们太多自己知道、自己想到却做不到的事情了,都是因为我们有发达的、却也有限制性的、依赖惯性和内在指挥系统的大脑。所以,在我的培训课程里,会让学员们用体验式的方式来感受、通过互动来启动学员的参与,所以,让学员们跳跳舞、做做游戏、大量运用冥想和催眠的技巧也是必须的。而我们现在的很多问题都源自于家庭,所以,设计很多活动,比如家庭雕塑、童年经验的重塑、情绪的宣泄和转换等都是课程常用的方式。
所以,到底怎么来判断什么是好的、值得参加的培训。
第一.
第二.
第三.
最后,我想对大家说:该是有意识地、花时间地对自我的生命做管理的时候了。我在这里提出和倡导“生命管理”这个概念。管理好我们的身体、管理好我们的欲望、管理好我们的心态、管理好我们的情绪、管理好我们的心智、管理好我们的家庭、管理好我们的事业、管理好我们的生活、管理好我们的关系、管理好我们和大自然、世界的关系⋯⋯是我们真正可以幸福到底、快乐到老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