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安全感压力薪酬心灵成长金颖心理专家情感专家专家媒体人陶氏英合 |
分类: 原创心灵成长系列 |
最近在微薄上#安全感#成为了热议话题,起因是一个月入7500元的北京上班族称没有安全感。
小姚税前收入约7500元,扣除保险和税实发6500元。住十余平米的单间,租金1500元,吃饭约1200元,应酬500元,其他费用600元,每月寄回家500元,小姚每个月的积蓄不足2500元。小姚说,生活在北京让他觉得很没有安全感,"就算老板给加工资,也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
看到这条微薄,除了摇头叹息,就是想着那些收入只有一两千的人,他们看到这样的分享,心里会是怎么样的感受呢?不会撞墙的撞墙、跳楼的跳楼吧!
压力啊,房价啊、物价啊、工作啊,你还准备准备让人活了啊!
但真的是这些外在的物质和条件决定着我们的安全感吗?
1)
安全感就是我们的内心没有恐惧、担心和害怕的感觉!是一种自我接纳、满足和愉悦的状态。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心理的安全感(psychological security )指的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
所以,安全感其实是心理健康程度的指标,也可以和幸福感直接划等号。
2)安全感是由钱决定的吗,与收入的关系大不大?一个人有没有安全感还取决于哪些方面?仅仅是物质的收入吗?
安全感绝对不是有钱或者收入决定的!因为安全感是一种感觉,感觉不是钱产生的,而是人!所以,谁决定?我们每个个体啊!一个收入7500的没有安全感的人,即便收入上亿也还是可能没有安全感!
当然,物质是影响安全感指数的因素,会很深刻的影响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估和批判,但不是决定因素。因为它是个人的感觉和评价,所以就会错综复杂的、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安全感收到的影响因素不同,有的人会因为物质的匮乏而没有安全感、有的因为精神的、感情、个性、战争、疾病、自然灾害等。这些影响因素越多越严重,相对安全感就很可能越低,但个体差异性非常的大。有在炮轰声中坦然行走的人,也有在绝症期间谈笑风生的人,所以,不同的个体其安全感指标就完全受到心态和信念的决定。
3)安全感应该怎么去建立?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安全感?
安全感无法外求,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不是等你找到一份好工作、高收入、好老公、大房子就可以有的。一旦涉及到是感觉的事情,往内找。问问自己担心害怕的是什么?看到本质的原因,去改变,而后去接纳。比如,这个收入7500的人,一方面是在投诉社会的压力、物价的上涨、房价的难以承受、生活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等等,看似都是外在的问题,是他对这些外部因素的不满意和不信任。但实际投射出来的却是对自己的不满意和不信任,不相信自己可以有能力赚得更加的多,不相信自己可以有一个更加美好而轻松的未来。所以,与其把精力投注在无法掌控的外部因素,不如好好想想,要怎么样的提升自己、改变信念,才可以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因为,安全感永远都不可能来自于外!
另外,一个关于安全感的秘密: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安全感,而且如影随形,只不过程度和受到困扰的方面不同。当我们满足了生存上的安全感,我们还会产生情感上的安全感困惑。因为,我们从出生那天开始就注定再也找不到百分百的安全感。当我们还是胎儿的时候,不用做任何努力,就可以在妈妈温暖的子宫里获得一切所需。但,当我们离开母体来到这个人间,就再也找到不到那个被百分百接受和包容的地方了。
所以,你还在找安全感吗?那就往内寻找。你还在想摆脱安全感的困扰吗?那就等到入土为安的那刻吧!而,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觉察自我有不安全的感觉,往内看根源,并让这份不安对自己的影响尽可能降低到最小,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出路和可能性!
祝福我们每个人活在不安里的人,可以片刻片刻地和和平、宁静、喜悦相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