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经济展望
(2023-01-01 10:20:16)分类: 财经 |
由于四季度疫情冲击,2022年基数会比较低,所以2023年经济增长概率高一些。前提是没有同量级的疫情冲击和突发性大事件。台海爆发严重干扰经济的大级别危机的可能性高过以往。印度今年是G20的主席国,挑起边境冲突的可能性相对较低。
2023年整体经济环境依然很不理想。
俄乌冲突肯定会持续,成为欧洲失血点。美国虽说能借此拉动军工行业发展,也能多买点高价天然气,但世界环境的经济走差,美国也难独善其身。
中国一季度仍将受到疫情冲击,后半程还没有走完。
根据美国比较被认可的研究,美国三年疫情,永久性劳动力损失是2百万~4百万人,中位数3百万。长新冠影响,不能正常工作的人口是1600万。同样数据简单平移,今年中国会遭受劳动力短缺的冲击,全员劳动生产力下降,但反过来就业形势好转,劳动者工资上升压力明显。
新冠显然不是普通感冒,不仅恢复时间长,调养不好还会导致更多严重的问题。诸多家庭遭受疫情严重冲击之后,心理疾病的规模可能大到影响经济的级别。
很多人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类似休克疗法疫情冲击,貌似短平快,但实际上在一个地区要延宕至少一个月,这个时间对生产企业冲击是巨大的,进而比如影响到供应链。由于全国疫情传播不同步,所以对整个供应链的反复冲击目测得三个月。二次损失就是会丢掉一些市场份额。不是生产恢复,市场还在那里等你。
第三个大问题,就是连续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和汇率的下调,财政严重收不抵支。2023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回旋空间严重受限。由于美西方还在持续的加息过程中,中国想通过降息刺激经济的空间也基本被封死了。
目前经济的预测都没有把可能的疫情再次冲击考虑在内,而与奥克米绒没有交叉免疫的新毒株已经成为了美国的主要毒株,占四成。全国疫情的不同步,会不会出现当北上广免疫抗体失效的时候,其他地区的感染处在高峰,然后再次冲击北上广的情况,存在不确定性。
总而言之,疫情冲击造成的劳动力短缺、供应链不稳定,财政困难等等突出问题会对今年的经济造成很大困扰。国际局势动荡依旧,欧美经济复苏看不到希望。缺乏外围环境支持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已很难再现一枝独秀的局面。整体讲,今年经济很难乐观。
可能的措施。
最短平快的就是大规模发债,毕竟存款数额很大。货币供应水平不得不提高,因为没有其他更好选项。
取消部分出口退税,同时提高优势产品出口税。由于出口利益群体能量巨大,这项政策能不能发力,值得观察。
熬过疫情高峰以后,中国的服务业有望迎来强劲复苏。国家也会在这方面发力,毕竟制造业占比也没超过三成。报复性反弹局面可期,但缺乏持续性,疫情导致的病患和他们的家庭失去消费动力。
房地产政策可能出现大反转。房地产在经济中占比接近三成,但是需求不足,房地产已经进入下行通道,但不影响政策持续发力
前一篇:2022年世界经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