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普制长城币三种“版别”实物比较情况
(2013-02-24 23:12:15)
标签:
1981长城币版别文化 |
分类: 钱币 |
接前文。
今天看到了三种“版别”币的实物,用30倍放大镜仔细观察,结果如下:
(1)字体
三种币的字体在放大镜下不能看到第三种“楷书圆边”的字体与另外两种有区别,主要是目视情况下观察不到“横”比另外两种细。
(2)喷砂
三种“版别”图案、字体、国徽均可观察到喷砂情况。“喷砂直齿”喷砂覆盖较大,底板也有类似喷砂的效果。“光面直齿”喷砂效果稍差,“楷书圆边”最不明显。
(3)“中华人民共和国”字体表面质量差别观察
两种直齿的字体表面平整,喷砂效果好,差别不大。而“楷书圆边”的喷砂效果不佳,字体边缘不如直齿币的规整。
(4)镜面
所谓镜面币的确有一定程度的镜面效果,个别局部在约2厘米处尚可清晰照出影像,但距类精制币效果还有相当差距,底板表面仍可观察到类似喷砂痕迹。
(5)弧形边
“光面圆齿”确有弧形边
初步看法,
“凝霜”和“镜面”似模具使用不同时期导致喷砂效果逐渐减弱而造成币面差异可能性较大,目前证据无法支持独立版别的结论。另外,存在着“凝霜”和“镜面”使用两种不同模具或者饼坯的可能性,不过缺乏证据支持。
从目视观察,不能确定三种字体有可区分的差别。照片中显示的差别疑似铸造质量在不同光线下的不同光学效果导致。
“初铸币”概念本身就不很明确,同时,“凝霜”和“镜面”的效果与以往所见“初铸”效果存在差距。所以,叫做“早期”或“前期”似更为恰当。
后期普制币的弧形边是目前可以确定的唯一设计差别,但仅此一点是否可以判定为独立版别存疑,恐怕还需收藏群体认可或专家确定。个人认为区别收集有益,好在几个品种数量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