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魔都西岸1-徐汇滨江
标签:
徐汇滨江(8.4公里)徒步魔都西岸1杂谈 |
分类: 上海及周边旅游 |
2017年底,上海黄浦江两岸45公里公共空间将基本实现贯通开放,从杨树浦步行到徐汇滨江不是梦!滨江风景每一处都不同,你喜欢哪款呢?
五个区滨江段方案公布啦
徐汇滨江(8.4公里)→→黄浦滨江(8.3公里)→→虹口滨江(2.5公里)→→杨浦滨江(2.8公里)→→浦东滨江(23公里)。今年年底,黄浦江两岸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45公里岸线公共空间将全线贯通开放。倒计时!上海45公里滨江岸线即将贯通,这份游览指南赶紧收藏起来吧!我们也是从今年8月到11月陆续徒步魔都西岸,感受魔都滨江带给我们的美好!
从日晖港桥出发,连接徐汇滨江与黄浦滨江的日晖港桥正式建成开放,一年多来已成为上海市民漫步黄浦江畔重要的景观步行桥梁。
新落成的跑步驿站。小小10来平方米的空间,功能齐全,提供淋浴、更衣、寄存、饮水等全方位服务。一次20分钟的淋浴费用5元。淋浴房电子门禁刷卡进入,确保私密性。
沿日晖港桥南下途径徐汇滨江规划展示中心。通过徐汇滨江整体区域沙盘、光电系统等多种高科技设施,全面展示徐汇滨江的设计理念及开发远景。
谷地花溪。当年为解决北票码头煤炭的货运问题,这里有着数公里长的铁轨。设计师就利用这里一、二级防汛墙之间的洼地,将2.5公里铁轨移建于此,并与原有的铁路南浦站到北票煤炭码头保留的石基融为一体,铺设而成。
紧接着就能看到一座隐秘在树林中的“格楼书屋”。
书屋由钢架、木材和玻璃材质搭建而成,若干个漂浮平台通过曲折的楼梯和通透的玻璃幕墙相互串联,纵横相交、错落有致的钢架结构组成了书屋的“书架”,也使整栋建筑尘给恍若漂浮在树丛中的森林小屋。书屋的一层平台售卖咖啡等饮品,二层平台为阅读空间,三层屋顶则是拥有宽阔斜坡的户外观景台,可眺望不远处宛若一道长虹越过浦江的卢浦大桥。
西岸志愿者服务中心。这栋宛如祥云的单层玻璃建筑出现在眼前。这朵镶嵌在徐汇滨江标志性的橘红色塔吊下的玻璃“祥云”,就是7月开放的西岸志愿者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内不仅设有休息区、书刊阅览、旅游资讯查询等自助功能,还有基础急救包供处理轻微皮外伤,以及大约20个可供手机充电的USB接口。
滑板公园、篮球公园



徐汇滨江是全上海至今为止,所有来过这里的跑友公认的最美跑步圣地。曾是上海国际马拉松赛部分精选的路段,整条路线全部依附在黄浦江畔,与世博园隔江相望。徐汇滨江前身是一个码头,如今被改造为全民健身的公共场所。这里有塑胶跑道,夜里灯光璀璨,伴随江风吹过,在炎热的夏季却非常凉爽,所以这里最适合夜跑。全段路线24小时免费开放,周围有自动售卖机,厕所,免费寄存处,一应俱全,在这里你只需安心享受奔跑即可!

这里有阶梯式、多层次的空间。高架步道上“腾云驾雾”。赏景好去处-稍一抬头,架设在龙美术馆东侧的二层高架步道一改刚建成时的“高冷范儿”,开放后的步道在放晴后的国庆假期中迎来了络绎不绝的行人。
过去的煤漏斗现在的美术馆。在它们身后就是保留着昔日砂石码头煤漏斗的龙美术馆(西岸馆)。
▲▼这是2014年夏天去龙美术馆观展作品选
穿过龙华港桥后,徐汇滨江最具标志性的海事塔就近在眼前,上下起伏的道路空间为步行增添了不少乐趣。事实上,徐汇滨江公共开放空间大部分区域分布为“机动车道+自行车道+步行道+跑步道+临江亲水平台”结构,其中机动车行驶的龙腾大道以及自行车道和一般步行道地势较高,一般要拾级而下后方才进入跑道和亲水平台。
展望未来:新建3座景观桥明年贯通。经过余德耀美术馆、上海摄影艺术中心、西岸艺术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徐汇滨江临江空间的打造也临近尾声。建筑大师张永和主持设计的作品“垂直玻璃住宅”成为此处的“吸睛点”之一,该建筑如同水泥盒子的外壳内,是上下通透的全玻璃地面。目前,徐汇滨江公共开放空间5.1公里新建成段的三座主要桥梁正在紧张施工中。其中通往最南端徐浦大桥的最后一处水上节点淀浦河桥已经在国庆前夕启动了大桥钢结构吊装,预计11月中旬完成桥梁的吊装工作。此外,张家塘桥和跨越上中路隧道上方的春申港桥均已建成,具备通行条件。
待明年再徒步徐汇滨江崭新的景点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