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游15-耶路撒冷-苦路


标签:
苦路14站音乐《金色的耶路撒冷杂谈 |
分类: 中东游 |
D10 苦路:基督教传统中,这是耶稣走过的最后一段路,一直到骷髅山上(Golgotha Hill)他被钉死在十字架的地方。很多来耶路撒冷的朝圣基督徒都要重走耶稣的苦路,并从穆斯林区狮门起步,穿过十字架14站,最后到达圣墓教堂。基督教的几处最重要遗迹都在圣墓教堂里面,包括涂油石(耶稣下葬前身体停放的石头)和耶稣之墓。每年都有数千万来自世界各地的基督信徒前来圣墓教堂朝圣。所谓苦路14处是指当年耶酥被判死刑后,背着十字架走到刑场的那段路。路的起点和终点都在耶路撒冷旧城里,其中最后五站集中在著名的圣墓教堂。我们跟随导游沿着耶酥走过的苦路匆匆前行,“眼前不断闪现着耶酥受难记中的悲惨情景”。这种景象在我们体验苦路时亲眼所见了。。。在体验苦路时花1刀买了一本示意图(还是中文版的)...
▲苦路第一站。耶稣被判死刑。虽然从法律上实在找不到耶稣的罪状,但是受长老们的影响,罗马总督还是判处了耶稣的死刑。这里原是总督府,现在是伊斯兰的一所学校。
▲苦路第二站。耶稣被鞭打,披上荆棘冠,穿上紫色的衣服,背上十字架。根据古罗马法律,是要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而且还必须是受害人自己去背十字架。
▲苦路第三站。耶稣第一次跌倒。据说十字架有6公斤重。
▲苦路第四站。耶稣遇见母亲。玛利亚很悲伤,抚摸着耶稣的脸。
苦路第五站。西门辅助耶稣。耶稣支撑不住了,用手撑着石墙,他们勉强一个古利奈人西门帮耶稣背十字架。
▲苦路第五站。西门帮助耶酥背十字架
苦路第六站。维洛尼卡帮助耶稣。有个名叫维洛尼卡的妇女拿手绢替耶稣擦去脸上的血和汗,手绢目前保存在圣彼得大教堂。
▲苦路第七站。耶稣第由一城门出去时二次跌倒。根据传统耶稣的处决判文是贴在这里,所以基督徒们称之为审判大门。
在旧城里随处可见年轻的以色列士兵,以色列是个全民皆兵的国家,所有适龄男女青年必须依法服兵役,然后才能升入大学或就业。士兵们核枪实弹却又笑容灿烂,特别是当被要求合影更是有求必应。
▲苦路第八站。耶稣安慰妇女。他说: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为我哭,当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女哭……
▲苦路第九站。耶稣第三次跌倒。14站苦路的最后五站,集中在著名的圣墓教堂里。
第十站:耶稣被剥掉衣服。“从脚掌到头顶,没有处一完全的,尽是伤口,青肿与新打的伤痕…”第十一站:耶稣被钉十字架。第十二站:耶稣死在十字架上。第十三站:耶稣被卸下,尸体被清理。第十四站:耶稣被埋葬,也在这里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