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之旅4-奥地利(4)


标签:
奥地利(4)玛丽亚.特蕾莎广场"欧洲丈母娘”杂谈 |
分类: 欧洲旅游 |
第8天。玛丽亚·特蕾萨广场,和霍夫堡皇宫隔街相望。广场中央安置着玛丽亚·特蕾萨纪念碑,这座建于1888年的纪念碑的主体部分是玛丽亚·特蕾萨女皇坐像。
以下文字内容源于网络:
哈布斯堡王室欧洲历史上最古老的皇室,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他们不间断地统治奥地利长达7个世纪,最早“日不落帝国”这个字眼并不是形容英国,而是指哈布斯堡家族曾经统治过的地方。翻翻欧洲历史,若干大事件都与这个名字有关,甚至在一些历史学研究的资料中,把这个王室称为 “哈布斯堡极”。15-20世纪,哈布斯堡王朝(House of Habsburg)是欧洲的重要王朝之一。哈布斯堡王室从1526年起统治着匈牙利和波希米亚,保持对他们的控制直至1918年。
"欧洲丈母娘”
玛丽亚·特蕾西亚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的长女。查理六世因为无嗣,只能开创哈布斯堡王朝的先例,将其女儿确定为哈布斯堡王朝王朝继承人,1740年查理六世皇帝去世之后,玛丽娅"特蕾西娅依照诏书(《1713年国事诏书》)规定继承奥地利王位,诸侯们群起而攻之,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就此爆发。
玛丽娅.特蕾西娅,这个血统高贵,家世显赫,颇有些巾帼不让须眉感觉的女皇,人们给她起的平民化外号----"欧洲丈母娘”,诙谐亲切。在哈布斯堡家族统治奥地利的700多年中,许多欧洲国家都离不开打打杀杀,可哈布斯堡家族却说:让别人都去打仗吧!我们结婚吧!女皇一生与丈夫弗兰茨·斯特凡一共生了16个孩子,其中11个女儿,5个儿子,尽管有5个孩子少年早夭,可在长大成人的11个孩子中,儿子们不是当国王就是做皇帝,女儿嫁到欧洲各国,不是当皇后,就是做女王。玛丽娅·特蕾西娅最著名的嫁女事件是在1770年把自己最小的女儿——安托瓦奈特,当时只有15岁,嫁给了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孙子——后来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对,就是那个在1793年法国大革命中与皇后双双被送上断头台的运气不太好的法国国王。玛丽娅·特蕾西娅一生中只让一个自己最疼爱的女儿玛丽娅·克丽斯汀随了她本人的愿望:和自己心爱的人结婚,嫁给了阿尔贝特·冯·萨克森公爵。婚姻在这个古老的王室里,似乎注定是政治手段。只是通过联姻和继承,奥地利和哈布斯堡王室就把国土扩大到三大洲,让奥地利成了“众星捧月”的欧洲中心。这里有日耳曼的,有斯拉夫的,当然也有拉丁的,所以奥地利的文化有一种融合的、兼容并蓄的气度。也只有这样的地方能够拥有无边的音乐,能够产生茜茜公主式的恋情。
1745年,查理七世在四面楚歌声中去世,玛丽娅"特蕾西娅迫使他的儿子马克西米连三世放弃了继承要求,并巧妙的使自己的丈夫洛林的弗兰茨"斯蒂芬继承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作为一个女强人,玛丽娅"特蕾西娅在很长时间内保持着对全欧洲的影响力。她和他的儿子约瑟夫二世皇帝在1780年她去世之前一直保持着神圣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权,她的女儿们则在欧洲的各国保持着王后的地位,最有名的是她的小女儿、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奈特。她的长女玛丽亚"克里斯蒂安娜嫁给了荷兰摄政王、玛丽亚"阿玛丽亚加给了帕尔马王子、玛丽亚"卡罗莱纳则嫁给了那不勒斯国王费迪南德。
玛丽娅"特蕾西娅是成功的统治者和政治家。临朝41年,经历9年的王位战争,与其子约瑟夫二世皇帝实行“开明君主专制”,奠定了奥地利成为现代国家的基础,数番与德皇弗里德里希二世兵戎相见,以不屈的意志和巧妙的外交手腕,震惊欧洲。她倡导改革,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推动科技文化的发展,加强群主制统治,使奥地利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在晚年,她致力于反对瓜分波兰的战争和维护国际和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对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和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敌对情绪),所以对波兰的瓜分之到她生命的最后几年才得以进行。
▲网上下载的图片。年轻时候的玛丽娅·特蕾西娅,竟然是如此美丽的模样,在我的印象里,与权利和政治共生的女性应该是威严的,甚至是失掉女性柔美的,大跌眼镜哦
在玛丽亚·特蕾萨女皇像的两侧是两栋一模一样、完全对称的建筑:自然史博物馆和艺术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