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之根”-松江广富林遗址文化公园(二)

(2014-09-24 14:34:59)
标签:

松江广富林

旅行

分类: 公园篇
一潭烟波浩渺的池水,加上如同“漂浮”于水中、具有现代中式建筑风格的“金字塔”,体现了传统山水画的水墨意趣,展现了人类文明和水的交融关系。这些临水而建、浮在水面的尖顶建筑就是遗址博物馆,是展示区内最大的亮点。博物馆主体结构都隐藏在水下,水面上只有屋顶,以此隐喻远古文化的深藏不露和深厚底蕴。

“上海之根”-松江广富林遗址文化公园(二)
站在人工湖的桥上,一眼望见广富林人工湖上的小岛,以及水上的仿明清牌坊,以及浸润在湖岸边的一座座木梁玻璃透明房顶了。这就是广富林文化遗址的标志性建筑——水下博物馆建筑群。

“上海之根”-松江广富林遗址文化公园(二)
“上海之根”-松江广富林遗址文化公园(二)
“上海之根”-松江广富林遗址文化公园(二)

“上海之根”-松江广富林遗址文化公园(二)

“上海之根”-松江广富林遗址文化公园(二)
其中唯一的有一个造型酷似鱼篓的木梁玻璃水景房泡在水面,这象征着鱼篓的新石器时代江南水乡渔猎文化的含义。

“上海之根”-松江广富林遗址文化公园(二)

据松江区的有关人员说:广富林占地120亩的文化展示区内包括一座“水下文化展示馆”。广富林考古现场挖掘的文物,将与声光电的现代科技手段结合,模拟出广富林千百年的历史。作为松江着力打造的文化功能区,广富林还承载着先民的文化血脉。上海地区先民在广富林生存的足迹,自新石器时代就已显现。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的广富林地区,孕育了崧泽文化与良渚文化。四千年前,北方的王油坊先民迁居到广富林,与当地原住民一起创造了南北文明相互交融的“广富林文化”。按照规划,广富林遗址公园以考古遗址保护区为核心,周边还有文化展示、古镇改造和休闲居住的功能。
广富林的另一重文化价值,在于古建筑。在民俗文化建筑群、宗教文化建筑群及古镇改造区等版块,广富林引入了大量原拆原建的江浙皖古建筑,也集中对松江区内的河道、池塘、树木、古道及历史建筑进行测绘编号,希望尽可能“修旧如旧”。

“上海之根”-松江广富林遗址文化公园(二)
展示馆屋顶将采用镂空架构,为了达到更好的采光效果,屋顶坡度定为26度,白天七彩阳光透过屋顶射入水面,夜晚湖面上的灯光穿透屋顶直射夜空,特殊的光影效果使得整座建筑日夜都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上海之根”-松江广富林遗址文化公园(二)

“上海之根”-松江广富林遗址文化公园(二)
“上海之根”-松江广富林遗址文化公园(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