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9日,阴。与家人漫游小密水库,欣赏水库风光,享受周六悠闲。
小密水库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长沙镇小密村,离城10公里,1958年始建,1961年建成,水面500亩,库容625万立方米,坝高108.5米,坝顶长320米,坝顶宽6.5米,灌溉面积6000亩,乃梅城周边最大水库。
http://s8/middle/5a663f0agb084e21cf107&690
我等驱车从梅城出发,行约8公里,左转入106乡道,前行2公里,至小密水库大坝,车停坝顶,顺时针方向绕库漫行。伫立坝顶,但见库面宽阔,西南东北向宽约一公里,西北东南向宽约两公里,水面密绿,周山环绕,东及北面多有民房沿库而建,远山近水,远近迷蒙,山水如墨,宛如水墨画般。我等绕库环游,全程约五六公里,穿行于山水之间,行走于民房巷道,闻几声鸡鸣,听几汪犬叫,与村民搭讪几句,感受村落民风。
http://s10/middle/5a663f0agb084e46af649&690
库尾多有垂钓者,撑伞握杆,凝神专注,修身养性。前行百米,恰遇渔人网鱼。此前总在疑惑:偌大水库,如何打鱼?此番正有现场,得以全程观摩,方知水库网鱼法:在靠岸之处布下几百平方米之大网,四周以钢绳牵连,四角拉起,成四方网,中有一网角可用转轮收网。布好鱼网,将其沉入库底,然后在网中央投之鱼料,鱼不知是计,从四处而来,集拢争食。人转动网轮,鱼网四边徐徐收起,直到大网四边露出水面并高出一二米,此时鱼尽在温柔之陷阱之中难以脱逃。然后,打鱼人分乘两船,从大网外围两边,拉网移船,收网过头,鱼网慢慢缩至一角,如此网面愈拉愈小,网起鱼跃,直至网角被拉起并打结。奇怪,原来跳跃之鱼悄然消失。原来,此网角另有一网洞,网收起后,鱼被迫循入此网洞,鱼以为脱逃,殊不知此网洞直通岸边,渔人早已等候多时,捉至鱼箱,运往市场,命运不测。据渔人自述,水库鱼肉坚味鲜,除供应梅城市场外,多销至福建漳州。
http://s16/middle/5a663f0agb084e65c1eff&690
我行观鱼后,沿道行至尽处,为柿子坪,路尽处有三山公王庙,建庙三百余年历史。进入庵场,见南边有一座庙宇,有三门,门上悬挂匾额,中为“三山公王庙”,左为“锡类庵”,右为“七圣娘宫”,一屋聚集三家http://s7/mw690/5a663f0agdeb72dea31e6&690佛家道场,实属罕见。据墙碑记,锡类庵及七圣娘宫原址在客天下目莲寺侧竹林内,被征拆后迁入柿子坪,与原有三山公王庙合址重建,融为一体,琉璃瓦亮,佛光普照,坐西南向东北,背依清凉山脉,前有清谷流溪。庙对面为百米石崖,每逢大雨之时,流水从对面百米石崖上飞泻而下,如白练,宛如从天上飘然落下,颇为壮观。
沿庙前山溪,溯溪而上,途中可见“石爷坛位”及千年檀树等景,溪中多石多潭,一路可玩石戏水。行约二公里,至一座废弃老桥,再行不远处,得一深潭,名曰“酒缸忽”。此潭水面约有三四十平方米,周边石崖高约十余米,石壁光滑,潭水清澈,习熟水性者可泡潭游泳,梅州户外曾组织玩友来此进行首次绳降作业,趣味盎然。此地再经山路,可通至邻近西阳镇明山嶂板盖坑村。
http://s1/mw690/5a663f0ag7cabeafaf2c0&690
小密水库东北向有观音庵,此庵始建于乾隆十年(1745年),由嘉应州官王者辅督建,此行时间不及,未曾游览。
漫游水库,满目苍翠,山水在心,怡人心肺,乃假日消闲之地!对户外爱好者而言,自三山公王庙至酒缸忽,乃天然之溯溪路线,可前往探究。(图文/何日胜)
参考路线:从梅州城南出发行约8公里,见铁路桥“小密村”,左转入106乡道,前行2公里,即小密水库大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