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山的喜爱要追溯到儿时,刚刚记事。和挨打关联,记忆犹深。
一九五二年夏,我出生在山清水秀的宽甸。当时家在宽甸,父亲在辑安。
满月后,随妈到安东,住在鸭绿江畔的鎭江山下。不久,妈便去了朝鲜,拉古哨对岸。
当时韩战正酣,美机有时越江轰炸扫射安东。
爷爷曾对我讲,我出生后他来安东。一次美机轰炸鸭绿江大桥,事后爷爷去江边,看到美机航空炸弹把中国平民的肠子炸得挂在岸边的树枝上。
当时经常拉防空警报。一次跑警报,阿姨抱我跑进黑咕隆咚的防空洞,喘息未定。一摸吓一跳,孩子头没了!摸索半天才发现抱反了,我大头朝下酣睡不醒。
当然,那时我还不记事儿,相当于半植物人,对鎭江山和大头朝下丁点儿印象也没有。
一九五四年春。
我随爹妈,同姐妹一道从鎭江山下来到沈阳。
院子西墙外是间锅炉房。
每到深秋,当墙头扁豆的蔓儿上开满紫花的时节,大卡车轰轰隆隆地拉煤卸煤,把锅炉房门前的空地堆得满满的,小山一样。
一九五六年,一个秋雨绵绵的下午,我望着西墙外渐渐隆起的煤山,心中充满莫名的兴奋和好奇,终于按耐不住,背着姥姥姑姑和阿姨,溜了出去。
秋雨淅淅沥沥不紧不慢地下着,我深一脚浅一脚在煤山上奋力攀登。手脚并用,不时踉跄失蹄,全身心地和煤堆亲热一把。
登顶后,玩滑梯一般,顺着稀松的煤块出溜下来,循环往复乐此不疲。很快,雨水汗水和着煤泥,将我包裹得严严实实。整整一个下午,我就在煤堆上度过。快乐无比,自由无比,心情象鸟儿一样,模样儿象乌鸦一般。
日落。我恋恋不舍的回家了。
除了眼白和牙齿,全身煤泥滚包,漆黑一团,掉煤堆里都找不着。
妹见我,不知是啥动物,吓得大哭;
姐愣了一下,认出是我,哈哈大笑;
姥姥、姑姑和阿姨整个浪目瞪口呆。
还是妈反应快,见状气得说不出话来,上来便要打我,但见我浑身煤泥,无从下手;又转身去厨房,攥把笤帚复来。
见状不好,一溜烟儿钻到拉门后壁橱里。
要说这不是人揍得小日本儿虽说在中国没干啥人事儿,这壁橱设计得还可以,平时方便实用,危急时还能避祸。
妈把拉门推到南,我就爬到南;推到北,我就爬到北。妈拿笤帚疙瘩碍着门也划拉不到我。
我正庆幸,不料妈一生气,把拉门卸了。我没招儿了,乖乖就擒,挨了一顿痛扁。
这是我记事儿后第一次挨打。
从此我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小日本兔崽子拉门太落后,怎么说卸就卸了呢?
整整四十年后的一九九六年夏。妈病重,说不出话来,别人和她说什么都没反应。岁月无情,曾经养育我的母亲,此刻像是依赖我而生存的孩子,静静无力地倚在我胸前,无助的喘息。望着病染膏肓的妈,深切感到人生末日的悲凉和无奈。贴着妈耳朵把我变乌鸦的故事讲给她听,妈还记得,她叹了一口气,似乎笑了,神色淡然,山长水远……
两天后,妈去世。
今天,回想起儿时挨打的往事, 深深思念这个世上最牵挂我的人……
母爱如天。
妈心中也有座山,胶东的马石山。
一九四二年十月。任蓬莱县妇救会长的妈,从牙山根据地赴马石山北麓的区里为八路军收军鞋。住在当地村里的一个维持会长家里。维持会长姓黄,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是个乡绅,三十多岁的年纪,精瘦焦黄,还留着八字胡。一天到晚绷着脸从来不笑,好像别人欠他八百吊。妈开始对他印象不好,感到他阴阳怪气的不可靠,便和区委的同志提出对老黄不放心,想换个住处。区委的同志告诉妈,村子离鬼子据点只有三里地,老黄这个维持会长明里为鬼子办事,实则是个白皮红心的爱国乡绅,他就那脾气品性,见谁都不热情,但为人绝对可靠,让妈放心。话说到这个份上,妈就在老黄家住了下来。妈在老黄家一住二十多天,白天到周围各村收军鞋,晚上和村里的妇女一起糊袼褙、纳鞋底、上鞋帮。
十一月,日军开始大扫荡,形势紧张。一天下午妈正在和区妇救会的两个同志清点军鞋,突然房门咣当一声大开,老黄气喘嘘嘘从外面冲了进来喊道:“日本人进村了,赶紧跑!”说罢就引领大家向后院跑,一边跑一边关照:“翻过墙头向南跑,进山就没事了。”院墙有一人多高,老黄让妈和另外两个同志踩着他肩膀连推带搡翻过墙头,向村外的山里奔去。刚刚出村不久,便被日军发现了,三八大盖、掷弹筒一个劲地打,妈的手被弹片炸伤,鲜血直流,当时也感觉不到疼痛,只是没命的向南面的山里跑,跑进马石山。
村里还有几个没跑出来的同志都死在鬼子的枪口下。由于日伪军的铁壁合围,牟平、海阳、栖霞等县的群众数千人,还有部分地方干部、八路军的伤病员以及少数与大部队失掉联系的战士被围困在马石山上。
入夜,敌人在马石山周围燃起篝火。山里的少数八路军掩护着群众冲出敌人的包围,不时有战斗发生,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彻夜不断。
扫荡期间马石山有军民五百余人遇难,史称马石山惨案。
妈在马石山里周旋了三天,终于在一个夜晚和几个同志,悄悄绕过鬼子的篝火,逃离里包围圈。那年,妈不满二十。
晚年,妈一直想回马石山看看,特别想见见救她一命的老黄。
但未如愿。
去年春,独自驱车沿309国道西行。车过育黎,远远便望见马石山,那是妈曾经魂牵梦绕的马石山。望着山上高耸的革命烈士纪念塔,那一刻,止不住泪流满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