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牙醫的故事

标签:
寵物情感 |
我的最新專版 香港一家人:劉尉欣有狗萬事足
本報記者 程 度(文)\林雨燊(圖)
http://www.takungpao.com.hk/2tkp_site2/news/images/09/07/05/gw-61.jpg
圖:劉尉欣視「小黑」與「妹妹」(圖)如子女,寵愛有加(受訪者提供) |
擔任義工 收養棄犬
小黑和妹妹有一段相似的身世,或者可以說,是悲慘的童年,牠們都是被遺棄的「孤兒」。
小黑,黑色唐狗,今年三歲。童年時的小黑居住在西貢,曾經擁有溫暖的家。誰知,八個月大時,飛來橫禍,小黑和主人出遊時,慘遭汽車撞成重傷。面對小黑的斷腿和昂貴醫藥費,主人決定把牠人道毀滅。幸好當時一名義工剛巧路過,不僅救了牠一命,還幫牠動手術。後來小黑在南丫島動物保護組織住了九個月,去年五月由劉尉欣接回家。
劉尉欣本身也是南丫島動物保護組織的義工,每逢周日都會來到這裡,照顧被遺棄的貓貓狗狗,小黑以及後來的妹妹都是從那裡收養回來的。
幼兒時期的陰影,令小黑總是戰戰兢兢的,直到現在每次出門牠仍是非常緊張。劉尉欣說,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多陪牠,經常帶牠散散步。
比小黑小兩歲的妹妹則比小黑稍為幸運,幸運的原因是,義工及時在垃圾堆發現了牠和牠的六個兄弟姐妹,讓牠們免於淪為流浪狗。劉尉欣說,妹妹是流浪狗的孩子,說到這裡她皺了皺眉頭:「很多人養寵物又不幫牠們絕育,造成流浪狗滿街跑……」
馴服頑犬 不再亂咬
劉尉欣為流浪狗的悲慘命運抱不平,牠們一生下來就被拋棄,落得乞討或者被漁農署人道毀滅的下場。還好世界上還有保護動物組織。劉尉欣參與的保護動物組織收養了不少流浪貓、流浪狗,若找不到主人,義工就養牠們終老。
妹妹,那隻被劉尉欣暱稱為「A貨金毛」的金毛犬,去年八月成為劉尉欣的「室友」,聽說她的幾兄弟姐妹也很快找到了歸宿。妹妹沒有小黑的痛苦經歷,性格開朗多了,這一點從劉尉欣的家具和穿戴上,就可以看出來。床、桌子、椅子,到處都是妹妹的牙印。採訪那天,劉尉欣穿著一套斯文的條紋襯衫,她指著襯衫的鈕扣說:「你看,這襯衫只有一個紐扣仍是原裝的,其他都被妹妹咬掉。」妹妹最厲害的功績就是咬斷劉尉欣的眼鏡,價值四千元!真的和「馬利」有得一拚!
上個月,劉尉欣特別請了訓練師來「管教」這隻頑犬。她開心地告訴記者,現在妹妹已經學會聽兩個口號:「坐下」和「手」。妹妹還會亂咬東西嗎?她說,現在牠還會咬櫈腳和沙發墊子,不過已經比之前好了很多。說著,她一臉欣慰。
照顧愛犬 搬大單位
目前劉尉欣是單身。她說,那次看完電影後,男友嚴肅地提出分手。雖然他們並非立即就分手,但那段感情結果也沒有維持太久。分手的原因很多:生活方式不同、生活理念不同,再加上狗。男友並不像劉尉欣對狗那麼癡迷,甚至還不太喜歡狗,兩人工作都忙,聚少離多,分手成了必然的結局。看來劉尉欣下次拍拖,要找個愛狗之人才行。
劉尉欣已由從前的開放式單位,搬到一個二房一廳的新家,她自言並非因分手而搬離傷心地,而是因為「兒女們」長大了,之前的房子已不夠地方,希望新居能讓「兒女們」有多些私人空間,讓牠們自由活動。從劉尉欣的照片中所見,她為小黑和妹妹準備的專屬天地,比小記的睡房還大!真是羨煞人也。
狗如仔女要養來寵
http://www.takungpao.com.hk/2tkp_site2/news/images/09/07/05/gw-64.jpg
與其說小黑和妹妹是劉尉欣的寵物,不如說是她的孩子。工作以外,她都會全身全心投入在兩個寶貝身上。
每天早晨七點,「狗媽媽」劉尉欣就會準時起身,然後帶著兩個「孩子」,到樓下散步一個鐘頭,有時從中環走到灣仔,有時從中環走到西環。
每天陪散步 夜裡餵奶
食物方面,孩子們的食物可比「媽媽」好,光是零食,每星期就花掉六百大元,而媽媽本人的零食只幾十元而已。主食方面,「媽媽」也非常細心,煎牛排、炮製薯茸、薯仔絲,將蘋果切成碎塊……保證一對子女營養均衡之餘,也不能噎著。
當妹妹還是幼犬時,「尉欣媽媽」基本很難睡個好覺。當時她與男友商量,希望對方在她家住幾天一起照顧小寶寶,當時的男友還算合作,答應了她的要求。於是「狗媽媽」和那時的「狗爸爸」半夜輪流起來為妹妹餵奶。小記也曾養過一隻未滿月的小狗,可惜小狗還未住滿一個月就死了,如今才知道,原來小狗與人類BB一樣,在夜裡也需要餵奶。「尉欣媽媽」說:「照顧狗BB就和照顧嬰兒一般,需要細心照顧。」
怕狗兒寂寞 不再夜蒲
為了兩隻狗狗,劉尉欣還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她說,從前下班後總愛和朋友去「蒲」,直到凌晨兩點後才回家。現在,有了兩個寶貝,下班再也不往酒吧跑,立即就會回家,擔心兩隻寶貝會太寂寞。有時工作若忙起來,也一定先餵飽兩個寶寶,晚上最遲不會超過十二時回家。
劉尉欣自言,自從有了小黑和妹妹,連自己的生活也健康了很多,比如陪牠們散步,自己也多做了運動。另外,如今作息正常了,還可經常約媽媽吃飯。劉媽媽也很開心,曾幾何時經常「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女兒養了狗之後,讓劉媽媽好像「多番個女」。
最怕青蛙棄當獸醫
劉尉欣從小到大養過不少珍禽異獸,例如蛇、蠍子、鬥魚……如此喜歡動物,為何不當獸醫,卻選擇了牙醫作為終身職業?她向小記透露了一點「內情」:原來她最怕青蛙。
當年她才十多歲,媽媽買了一隻青蛙給她玩,這是她第一次看到圖片以外真正活生生的青蛙。看著青蛙晃動著軟軟的身體,長長的腿,無力地在劉媽媽的手中掙扎時,劉尉欣即慘叫一聲,並火速躲進房中,「從那時起,我就知道我這一輩子都怕青蛙了!」
現在不少人養青蛙作寵物,劉尉欣擔心客人帶青蛙上門求診,會按捺不住拔腿就跑,所以還是犧牲不做獸醫了。其實讀書時,她也曾想過當一般內科醫生,但又擔心自己太脆弱,經不起和病人的生離死別,最後還是選擇了「風險」相對較小的牙醫。
牛肉味牙膏為狗刷牙
既然她是牙醫,那麼一定有一套保護狗狗牙齒的方法啦!劉尉欣點點頭說,她堅持每天都用牛肉口味的牙膏為小黑和妹妹刷牙,除此以外,她還餵牠們吃很多蔬菜,「吃蔬菜能保護牙齒,也可以減少口氣」。不過,若小寶貝真的碰到蛀牙問題,當人類牙醫的尉欣還得求助獸醫,畢竟狗兒不似人類,可以那麼自制地躺在椅子上,牠們需要全身麻醉才行。
http://www.takungpao.com.hk/2tkp_site2/news/images/09/07/05/gw-62.jpg
身兼校董愛心滿瀉
劉尉欣愛狗,每當她談起狗仔狗女時,都會笑得跟孩子一樣。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尉欣可一點都不孩子氣,除了本身的牙醫工作與動物保護組織的義工外,她還加入了香港交通安全隊及香港醫療輔助隊、中西區撲滅罪行委員會,還擔任西區少年警訊名譽會長、電檢署成員(為電影評級),各類活動的義務司儀……年紀輕輕的她還是一間特殊學校的校董。她的愛心遍布社會的每個角落。
「最喜歡看著孩子成長」
香港青少年培育會陳南昌紀念學校位於黃竹坑,是專門為行為有問題,如過度活躍、受警司警誡,或有精神科問題、濫藥習慣的青少年提供服務的特殊學校。劉尉欣成為該校的校董並非偶然,早在二○○五年,她就擔任該校的義務醫務顧問,為濫藥學生提供醫療協助,她出色的工作獲得校方的肯定,前年獲邀成為該校校董。
「青少年的成長發展很重要,我最喜歡看著孩子成長、改過!」劉尉欣一臉成就感地說:「如果有機會,我下一步的計劃是讀教育課程,學多點關於兒童心理的知識,希望對我這份(校董)工作會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