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庸,那是一種病

标签:
杂谈 |
今天再次拜读张的《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这句话让我好好回顾了一下我的小半辈子
我一直都在做平庸的人,我的座用铭就是『平平淡淡才是真,做个与世无争的人』
从小,我的成绩就是不上不下,始终保持中不溜,好容易有一两次上位,很快又打回原形
为逃高考出了国,我还是秉承我的『优良』传统,PASS万岁~虽然有因某科得了A+兴奋过,但也没能继承下去
在香港读硕士时,亦是如此,那时根本无心读书,老师给我的个B,我就觉得老师很手下留情了~
现在,工作了,我也只求把当天任务完成了就好,恐怕我是最应付事的记者了吧~
张德芬的那句话打醒了我,其实我只是习惯性平庸罢了
小学,或许努力过,但那个时候由于早念书,动作也比普通人慢一点,我的成绩一直是中等水平,或许就不关年纪小的事,是我本身性格的问题,当时其实语文还不错,只是数学很不好,还有一次因为自认为会拖班级后腿,跷掉一个全区性的数学比赛,结果才真的拖后腿,被老妈打得很惨~
后来,老爸老妈认为我是因为早读书而成绩普通,帮我换了所小学,还降了一级。其实开始,在新学校还混得不错,我还被老师选为英文课代表,一尝管人的滋味,好不快活!!不过,到后期,我的平庸发作了,记得有一次,我的英文得了九十五分~那是我感觉最不好意思的一次成绩,因为老师从一百分开始表扬起,眼看九十九分三、四个人,九十八,九十七,九十六...九十五分是老师表扬里面的最低分~我当时都不愿意站起来~英文课代表居然考成这样~天~不过我也没接受这个教训,由开始的一百分万岁,后来变成九十五,然后九十,有时候还掉到八十多分~越到后面,就越没有课代表的包袱了~
到了中学,习惯中等的我更是考试前一刻才开始发奋,反正分数够了就好了;到大学,明明我的论文可以写得很好,那门据说历届很多学长都要重读的Screen Theory(传媒理论),因为我怕再读一次,发奋努力看书,查了很多很多资料,居然拿了个A+,不仅让我的朋友,让我自己都跌破眼镜~
这时候,我发现我居然会读书了,原来我努力一下也是不错的嘛!所以我才选择回香港,念了个历史系硕士。不过这时又发病了,在家无心读书,觉得诱惑太多,於是每天背着电脑去图书馆,居然在连不上网的地方,玩起了空当接龙,因为平庸就好~天~我真是无可救药~我那段时间的空当接龙真是进入出神入化的境界
然后,我进入香港大公报工作,转眼间,今天我在大公报满十一个月了。当初,我是在中文大学历史系学习的时候,进入大公报实习,老板见我表现不错,我毕业后,就把我收下了,非常感谢他的知遇之恩。不过,我一点都没有报答他,我完全忘记了实习时的新奇和努力,把这份工当成一个混口饭吃的流水过程。不求上进,还很得意地认为自己『与世无争』,更『谦虚』地认为,反正我做不好,为什么要争取?
进入大公快一年了,我都没找到自己喜欢跟什么线,只是到处跑杂线,俗稱『超級打雜』当然也会失落,因为打雜总是漫无目的,好像是在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但好像什么都不熟悉。这时候,我又会告诉自己『与世无争,平平淡淡』。
这段时间,立法会选举,所以我做得最多的就是帮忙政治组跑各个选举新闻,写大公的政治新闻,不太好写,我们的政治立场让记者不能那么中立,总要想方设法帮助与我们的政治立场相似的人,然后再贬低与我方政治立场不同的人。听选举论坛时,最辛苦,因为有时反对党在互相攻击损对方时,我居然听不出来~每天给主任报料的时候,也是我最辛苦的时候,加上要说一口连我自己都听不下去的广东话,明明平时说话没问题的,但在叙述一件事的时候,那个广东话就彻底崩溃,舌头打牙齿~不过好心的七叔鼓励我,就要用广东话报料,而且很耐心地听,让我有信心起来,这几天写稿,因为七叔交代要给他过目,写得特别认真,不像之前那么应付事,把一件事写出来就好。开始几天,被改动地方还不少的,不过今天七叔居然没什么改,还赞我『有进步』,把我开心得~
其实我明明可以做得好的嘛!写作明明是我的爱好,但我怎么把自己少得可怜的爱好之一,变得那么平庸呢?
我明明就可以没有那么平庸的嘛!其实我一向写作就是强项啊!
可是我一直不信我是不平庸的~我的平庸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的病态了!
张德芬的书上说『对于那些无法观想美梦成真的人,你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愿望会实现,那么宇宙怎么会帮助你呢?』
现在我要重新祈祷心想事成的咒语(见《我为我的幸福快乐负责》):宇宙啊!给我发奋的力量,我不要做个一辈子平庸的人,至于我会变成什么样,悉听尊便,至少我努力『努力』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6312450100adp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