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风云】五一休闲——河口古镇
标签:
旅游摄影文化休闲 |
分类: 驴行天下 |
【注:以下图片均为手机拍摄,效果不好,还请伙计们见谅】
【铅山县河口镇河口镇】位于铅山县境北部,东与鹅湖镇为邻,北隔信江与新滩乡相望,南部多丘陵,其余为冲积平原,面积为68平方公里,下辖10个村,8个街道居委会,1个茶场,人口为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万,财政总收入达13890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10元。历史上曾与景德镇、樟树镇、吴城镇并称为江西四大名镇。
【明清古街】是河口古镇的主要街道,也是江西保存最完整最长的古街。它是中国明清时期以河兴商,以商兴街的典型代表。据不完全统计,以往开设在这条街上的各种店号、银楼、书肆,以及手工作坊等,店、厂共有540余家,老街上另有会馆、祠庙6处。至今,老街原貌基本完好约3里,店屋门面原貌保存较好的商业建筑、会馆、庙宇、民居等还有300余家,有的铺面的额坊上,老字号的印记清晰可辨。当年的九弄十三街格局依然如故,穿城而过的惠济河小桥流水的风韵犹存,旧时的繁华仍然可以窥见。2003年,河口镇被列为江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2013年,河口古镇内的明清古街入选为省内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河口镇旁的狮江亦为河口一景。狮江为信江流经铅山之一段,狮江之上横卧着一条水上巨龙——浮桥。沿信江雄据着九座赤色狮山,每当夕阳西照,山舞金龙,水戏赤狮,景色格外壮美。山上有寺庙、炮台的遗迹,有“龙门第一关”的摩崖石刻;天池岩下有天乳寺,与河口镇隔江相望,因岩下有泉,虽久旱而不涸,筑池蓄之,以泉养寺,酷似天乳,故而得名。池上有摩崖石刻“天乳池”三字,字大一米见方,笔力遒劲。明朝宰相费宏曾读书于此。明清时期多有文人骚客题咏。




如今,这里仍保留着旧时繁华的印记和古朴的风貌.沿河五米长的明清古街,层楼绵延,鳞次栉比,古老而典雅;青石板路面上的道道车辙,记录下当年小镇的繁荣。镇内小河蜿蜓迥转,一座座青石桥横跨两岸,增添了小镇的水乡情调。沿江码头的碑石上,字迹历历可见,令人回想起当年"货聚八闽川广,语杂两浙淮杨,舟楫夜泊,绕岸灯辉 " 之盛。
古镇北面,是闻名的九狮山,为县北门户,又称龙门。山下江水深不可测,据说从这里可以直达龙宫,故名“龙门第一关”,现镌刻在峭壁上的“龙门第一关“五个大字仍清晰可见。九狮第一山下的明代“天乳寺”为明代佛寺,寺边有一天然水池,上书"天乳寺",相传为康熙手迹。

这是我女儿最爱吃的土特产——茄子干 、辣椒干。。。。
河口镇是铅山县的城关镇,根据自身特点,设计了发展框架,把“城市化促镇”提高到重要议事日程,以打造山水园林城市为取向,加快城市化步伐,着力把河口建设成“两河抱三山,山水映新城,街区嵌明珠,绿地镶裴翠”的山水园林城市。截止去年底,已相继完成对黄岗山大道、狮江大道的改造,并安装了各式美化、亮化灯,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河口镇的城市化气息。2004年,河口镇提出以扩张城市,美化城市为重点的城市发展举措,不断提高城市品味,完善城市功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