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1日,我带着老婆孩子一家三口从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出发,来到了早已向往的高原大省---云南省旅游。孩子暑假后,今年的计划游玩是:1、云南西线;2、上海世博。至9月5日,按照计划安全顺利地完成了游玩任务。一路上美不胜收,个中酸甜苦辣一言难尽,我最深的体会就一个字----累呀!下面将我用宾得KX单反相机拍摄的一些风光照片刊登出来,供伙计们欣赏。


楚雄市位于云贵高原中部,面积4482平方千米。1990年人口40.53万,汉族为主,有彝、回等少数民族。元设威楚县,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楚雄县。隶楚雄府,1914年裁府为县,1983年设市。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产品有稻、小麦、油菜籽、烟草、薯类、核桃、蚕茧等,富森林资源,并产茯苓等药材。有煤矿。工业有化肥、农药、农机、水泥等。楚雄所产茶花为名种。名胜古迹有龙川公园、峨碌公园、灵秀湖、护法明公德运碑摩崖等。

楚雄汉属益明郡。蜀汉、西晋属云南郡。东晋属建都郡。隋属昆州。唐属览州,南诏属弄栋节度。宋大理国为白鹿部属威楚府。元设威楚县录威楚路;元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升威州,辖富民、净乐2县;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废2县,复置威楚县。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置楚雄县,录民雄府。清沿明制。民国三年(1914年)裁府为县。1949年12月9日全县解放。1950年1月25日楚雄县人民政府成立。198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1996年2月被国家列为对外开放城市。市内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2处,市级6处。

2002年末,楚雄市总人口484283人,其中女性233869人,占总人口的48.3%;非农业人口136067人,占28.1%;农业人口348216人,占71.9%;少数民族108328人,占22.4%;其中彝族92415人,占19.1%。

楚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呈倾斜葫芦形,最高山峰为西舍路哀牢山脉的小越坟山,海拔2916米,最低点在礼社江与彝家拉河、石羊交汇处,海拔691米,鹿城中心海拔1773米。楚雄山脉皆属哀牢山系东麓支干余脉,基本呈西北、东南走向。

楚雄市属北亚热带冬干夏湿季风气候区,地处高原,地形复杂,海拔高差大,具有“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气温日差较大,年差较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季分明,雨热同季;日照充足,霜期较短,冬春降水偏少;2002年度年平均气温16.7oC。

楚雄旅游资源丰富,自然人文景观底蕴厚实,有紫溪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中国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峨碌公园、灵秀湖、楚雄博物馆等旅游区(度假区)。明清时期曾是滇西佛教圣地,现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紫溪山距市区15公里,林木参天、古藤缠树,草坪如茵,有元代古杏、古茶、滇藏木莲、猴欢喜、巴豆藤等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有粗榧、三尖杉、香果树等国家三级以上保护植物,已发现的植物有1360多种,动物107种,被誉为滇中生物多样性基因库。其景点“紫溪园”山水秀美,与山下彝寨,苗寨田园风光相映成趣;“亮水塘”烟波浩渺,林海莽莽,马樱簇涌;“紫顶寺”庙宇辉煌;响水箐飞瀑如帘,香果林树婆娑;“寂光寺”寺庙遗迹深藏林间;寨林古道有沩仰宗法师舍利塔;“紫溪彝寨”葫芦笙、羊皮鼓伴篝火对歌,赏尽《梅葛》古韵。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有“一海一瀑四广场、六寨八区一条龙”景观;另有城南万家坝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铜鼓。距今800年的大理国文物护法明公德运碑与明代文庙、雁塔、西灵宫、兴隆寺,苍岭发掘的中生代恐龙足印化石群,云龙古州南安民居构成蕴韵浑厚的人文景观。以紫溪山为重点的景区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农家乐”等旅游市场经营管理进一步规范。2002年,共接待国内游客64.12万人次,海外旅游者626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8.6%和下降18.91%;实旅游总收入22098万元,比上年增长25.7%。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1.6万美元。













请看下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