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证监会开闸放水场外资金源源入市
上海证券报
中国证监会昨日公布,2月份有3家外资机构获得QFII资格,这是今年以来QFII资格审批的首次开闸,至此获批QFII资格的外资机构总数已达到79家。同时,近期新基金也获得密集放行,包括多只指数基金在内的偏股型基金成为近期获批新基金的主力,证监会新批长盛同庆可分离交易基金的发行;目前在售新基金有16只之多。
(加快QFII和新基金的审批,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扩大市场资金的供应量)
2、2月CPI今公布:可能出现负增长遭遇经济通缩
中国新闻网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公布日期,中国2月份的CPI与PPI将于今日公布。目前,多数机构预测,2月CPI或将出现六年来首度负增长,这表明通缩压力正在加大。对此,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也指出,近期中国价格向下的压力是非常明显的,但中国目前与典型的通缩还有很大差别。
(典型的通货紧缩需要具备“两个特征”和“一个伴随”。“两个特征”是物价持续下降,以及信贷和货币供应量下降,“一个伴随”是指伴随经济衰退,即GDP负增长)
3、苏宁:存款准备金率有很大下调空间
上海证券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9日在政协驻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货币政策调控空间非常充足,特别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高达13%-15%,有很大的下调空间。利率经过连续5次调整,虽然下调空间缩小但是肯定还有空间。
(降息进入0利率时代是解决通缩的一个方面,但是中国的降息不是唯一的途径,毕竟宽松的货币政策滞后性比较强,如果现在再次降息只能透漏出经济的进一步恶化,而非能拯救经济衰竭退的局面)
3、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发行制度改革后才启动IPO
北京商报
近期管理层对于IPO的表态不绝于耳,令投资者对于IPO开闸产生很大的预期和恐惧。昨日,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主席助理、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朱从玖正式表示,将先完善发行体制,再适时启动IPO。
(IPO新股发行是迟早的事情,不肯能不重启,但是相关的制度显得很重要,毕竟重启新股发行会给资金层面带来一定压力,况且制度的不完善:目前散户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比如申购新股,大资金可以多次申购,小投资者只能申购一次,这就造成中签的筹码最终都集中在大资金中,小投资者只能获得很少的筹码)
4、纽约股市震荡收低
新华网
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抵消了金融和能源股反弹的利好影响,9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震荡收低。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盘前接受美国国家广播公司财经频道采访时称,美国经济已经坠落悬崖。此外,世界银行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经济有可能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首次萎缩。巴菲特的讲话和世行报告加剧了投资者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增长的担忧情绪,市场反弹乏力。
到纽约股市收盘时,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比前一个交易日跌79.89点,收于6547.05点,跌幅为1.2%。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跌6.85点,收于676.53点,跌幅为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25.21点,收于1268.64点,跌幅为2%。欧洲主要股市当天涨跌不一。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涨0.33%,收于3542.4点。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涨0.70%,收于3692.03点。巴黎股市CAC40指数跌0.60%,收于2519.29点。
(美国的经济恶化程度比想象中要厉害的多,世界银行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经济有可能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首次萎缩,美股连续下跌对全球市场的影响很大)
5、黄兴国:目前没有开通港股直通车迹象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兴国昨日表示,据其了解,目前没有马上开通港股直通车的迹象。
(从港股近期的表现就可以看出目前没有开通港股直通车迹象。)
今日综述
昨日市场高开并高走一段后便后逐波走低、越走越低,这种走势严重打击了人气,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在打听有没有利空。对于昨日的调整,或是因以下几个原因造成:
1、有言论把尚福林关于“研究IPO存量发行”的讲话理解为“直接减持”,加之证监会正研究重新启动IPO的讲话,使人们担心在2400点以下就重启新股发行;2、2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即将公布,CPI和PPI数据继续保持低位预期加剧投资人对于经济危机深入的担忧;3.港股汇丰控股的大幅调整对A股金融板块走势构成压力。
市场因其要下跌而寻找借口,市场也会因其要上涨而寻找理由!
今日应关注港股中“汇丰控股”的即时走势;关注“2月CPI”今天公布后的有关及时评论;关注“发行制度改革后才启动IPO”的利好影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