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美汽车产业发展的根本不同

(2008-12-17 20:58:40)
标签:

财经

艺术

娱乐

杂谈

分类: 茶余饭后
中美汽车产业发展的根本不同

    由于汽车产业发展可以带动很多产业的发展,自然成为在用SNA系统衡量的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产业,世界如此,中国更是如此,最近有传汽车购置税的下调成为救车市的一个重要政策。那么,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模式存在问题吗?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汽车工业是三大地区:美国、欧洲和日本。如果仅仅从销售量来看,美国汽车三巨头一直是名列前茅的,日本的后来居上,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过美国,欧洲的汽车跟随欧洲经济走着下坡路,但任然很强劲,中国汽车生产量的发展速度也是惊人的,今年据说能够超过900万辆!

    但是中美日的汽车发展道路完全不同,这就决定了中美日汽车产业发展不能同样的道路。

    美国汽车工业一直以高技术含量著名,如同美国人的自信(或者说自大),直到上世纪70年代之前,美国汽车的世界霸主地位无人能比,美国汽车主要是跟欧洲竞争。能源危机则使得机械式的汽车被电子式的汽车所取代,大汽车被小汽车所取代,日本汽车才登上世界舞台。这种转换同样依赖于技术!

    但是中国的汽车核心技术是考引进,核心技术的创新就变得很难,所以面对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世界经济危机的契机,我们实际上很难有实质的变化,产量的变化只是过去世界生产制造厂的继续和扩大而已。中国汽车产业唯一能够具有优势的是人力资源的廉价,但人多又恰恰是中国国情中的致命伤。

    美日汽车竞争中出现的巨大变化是将汽车的销售之地移向海外,但中国汽车工业的销售地却是内地,从而变成世界争夺中国市场的局面。

但是我们很遗憾地看到,无论汽车工业多么环保(实际上还远不是环保),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危害已经正以不可改变的速度扩展着;无论道路扩大得多么快,道路的拥挤程度似乎变得不可解决。要知道,仅仅中国的年产900万辆,就意味着全国每48个(一个家庭按3个人计算)家庭拥有一辆汽车(不考虑大小车型),加上进口汽车量(当然扣除出口的量),平均40个家庭就有一辆。这样的总销量已经接近美国的汽车销量。在此背景下,继续通过发展汽车来拉动经济,结果可能仅仅是GDP的增长,核心竞争能力没有增长。

    所以对于与汽车相关产业的股票,我并不看好。(转载你好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