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简介
(2010-09-16 10:42:50)
标签:
会计准则杂谈 |
分类: 财务与会计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首次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2号——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并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4号——保险合同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5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6号——矿产资源的勘探和评价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金融工具:披露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8号——经营分部
国际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
国际会计准则第10号——报告期后事项
国际会计准则第11号——建造合同
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
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不动产、厂场和设备
国际会计准则第17号——租赁
国际会计准则第18号——收入
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
国际会计准则第20号——政府补助的会计和政府援助的披露
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汇率变动的影响
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
国际会计准则第24号——关联方披露
国际会计准则第26号——退休福利计划的会计和报告
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
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联营中的投资
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
国际会计准则第31号——合营中的权益
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列报
国际会计准则第33号——每股收益
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
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
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
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
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投资性房地产
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
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公告第2号——成员在合作主体中的股份和类似工具
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公告第4号——确定一项协议是否包含租赁
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公告第5号——退役、复原和环境恢复基金产生的权益
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公告第6号——参与废弃电器和电子设备特定市场产生的负债
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公告第7号——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中的重述法
Access the full IFRSs through an eIFRS subscription here | ||||
---|---|---|---|---|
The official
unaccompanied IFRS translations are
available |
||||
Access the
unaccompanied IFRSs as issued at 1 January 2010 in English by
clicking on the links below |
||||
Preface | IFRS 1 | IAS 1 | IFRIC 1 | SIC 7 |
Framework | IFRS 2 | IAS 2 | IFRIC 2 | SIC 10 |
IFRS 3 | IAS 7 | IFRIC 4 | SIC 12 | |
IFRS 4 | IAS 8 | IFRIC 5 | SIC 13 | |
IFRS 5 | IAS 10 | IFRIC 6 | SIC 15 | |
IFRS 6 | IAS 11 | IFRIC 7 | SIC 21 | |
IFRS 7 | IAS 12 | IFRIC 9 | SIC 25 | |
IFRS 8 | IAS 16 | IFRIC 10 | SIC 27 | |
IFRS 9 | IAS 17 | IFRIC 12 | SIC 29 | |
|
IAS 18 | IFRIC 13 | SIC 31 | |
IAS 19 | IFRIC 14 | SIC 32 | ||
IAS 20 | IFRIC 15 | |||
IAS 21 | IFRIC 16 | |||
IAS 23 | IFRIC 17 | |||
IAS 24 | IFRIC 18 | |||
IAS 26 | IFRIC 19 | |||
IAS 27 | ||||
IAS 28 | ||||
IAS 29 | ||||
IAS 31 | ||||
IAS 32 | ||||
IAS 33 | ||||
IAS 34 | ||||
IAS 36 | ||||
IAS 37 | ||||
IAS 38 | ||||
IAS 39 | ||||
IAS 40 | ||||
IAS 41 |
书
作
出版时间: 2008-9-1
价
版
开
装
书
页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基金会出版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08》共收录了截至2008年1月1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批准的8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9项国际会计准则、13项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公告和11项解释公告,其中近年来修订的一些准则将于2009年之后开始生效。
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先后于2000年、2002年和2004年组织翻译了中文版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合订本,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在成功翻译前三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合订本的基础上,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又组织人员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08》进行了翻译,经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基金会认可的中文翻译审核专家组审核。中文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08》是经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基金会认可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官方译本,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基金会的正式出版物。
我国2005年建成并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考虑了中国国情,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我们将跟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变化,结合我国实际,实现中国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
----------------------------------------------------
本版合订本的主要改动包括:
3项修订的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和《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
1项修改的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
由这些修订或修改的准则导致的对其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修改;
2项新解释公告——《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公告第13号》和《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公告第14号》。
还包括2007年2月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应循程序手册》。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和《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已被新版本取代,原版本已被删除。
新公告
本版本中包含的修订或修改的准则和新解释公告具体如下: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并》(2008年修订)取代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并》(2004年发布)。修订后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要求自2009年7月1日开始采用,但允许提前采用。
《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
《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2007年修订)取代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2003年修订、2005年修改)。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对整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术语做了介绍,并要求自2009年1月1日开始采用,但允许提前采用。
《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
《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2007年修订)取代了《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1993年发布)。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要求自2009年1月1日开始采用,但允许提前采用。
《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
《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2008年修订)取代了《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2003年修订)。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要求自2009年7月1日开始采用,但允许提前采用。
《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公告第13号》和《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公告第14号》
本版中包含的由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制定的2项新解释公告是:
?《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公告第13号——客户忠诚度计划》
?《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公告第14号——〈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对设定受益资产的限制、最低资金要求及其相互作用》
《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公告第13号》要求对自2008年7月1日或以后日期开始的年度期间采用。《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公告第14号》要求自2008年1月1日开始采用。允许提前采用《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公告第13号》和《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公告第14号》。
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2号》的修改
《给予条件和取消》(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2号——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的修改)于2008年1月发布,并要求自2009年1月1日开始采用。允许提前采用。相应的修改内容已经包含在本版合订本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2号》中。
改动的其他材料
迄今为止,“生效日期”部分的一些段落采用粗体字,其他段落采用普通字体,这主要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该部分的这种区分已经很久不再有意义了。因此,为了保持整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一致性,那些原来采用粗体的段落现在均采用普通字体列示。为与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一起发布的大多数指南相一致,在引用实际日期(如2003年)的示例中,这些日期被恰当地推广(如20×3年)。
在《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中,为了减少相互参照,也为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普遍采用的方法保持一致,其结论基础的段落前均加了前缀“BC”译者注:由于中文行文习惯,中文译稿中结论基础的段落号前未加前缀“BC”。。其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结论基础中的相关交叉参照部分也做了相应改动。
术语汇编和索引已被修订。
还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做了一些较小的编辑性更正(包括必要的更新):这些更新可在网站上获得。
文件的最新文本
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合订本的文本中包括了截至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