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春节上海南京自助游10---南京路掠影

(2012-03-19 11:55:06)
标签:

上海记忆

分类: 旅游

D2——2012.1.24——大年初二

P1

2012春节上海南京自助游10---南京路掠影

逛完上海的城隍庙和豫园,品尝了不太地道的上海小吃,我们一行人兵分两路。奶奶感觉累了,格格爸爸就陪奶奶回酒店然后再和我们汇合,后来我们在美术馆时间参观很长时间,所以后来就改变计划没让他去找我们,Z胖就在酒店睡了一觉,我和格格利用下午的时间参观了上海美术馆(本来格格喜欢的博物馆项目由于时间、还有格格感觉参观博物馆还是一个人静静的细细的看比较好的缘故此次就略过了~),并到上海徐汇区的衡山路看法国梧桐~

在去美术馆的路上途径南京路,只是站在南京路的一端远望南京路(哈哈,有点像旅游团~)感觉和北京的王府井很相像(九几年去过两次上海,感觉现在的南京路比那时候商店更多,更时尚了一些~)~

上些南京路附近的片片与朋友们分享~

P2

2012春节上海南京自助游10---南京路掠影
P3
2012春节上海南京自助游10---南京路掠影
P4沐恩堂 (地址:西藏中路316号 电话:021-63225069,63224069 )
礼拜时间:星期日7:30 9:30 14:00 19:00 星期六9:00 星期四9:30
2012春节上海南京自助游10---南京路掠影
P5沐恩堂
2012春节上海南京自助游10---南京路掠影
上海沐恩堂,位于上海市中心的西藏中路,原来属于基督教监理会教堂。
  最初创建于1887年,那时名叫中区监理会堂,由于在创建时,美国监理会得到了一名叫慕尔的美国信徒巨额捐款,所以1890年改名为慕尔堂,以表示对他的纪念。1929年,该教堂向西迁移,建造了现在的这座教堂。
  教堂由一位欧洲设计师设计,属于新哥特式风格,1931年建成。教堂为砖木结构,有宽大的门厅,中部是教堂的主体部分,总共能容纳1000人,其中正厅560人,楼座380人,唱诗班处60人;大堂的长方形柱子和楼座的栏杆以及讲经台都用斩假石饰面,室内露出水泥幔尖拱顶。1936年,一位美国教徒前来参观时,曾捐资在教堂的钟楼顶部安装了一座5米高的霓虹灯十字架,从而使该教堂成为当时上海乃至远东地区的著名教堂。
      1958年,上海基督教各派在这里举行联合礼拜,并正式把它的名字定为“沐恩堂”。       

     “文革”期间停止宗教活动,教堂一度由南京中学使用。1979年起恢复宗教活动,教堂归回基督教管理使用。1989年9月25日,沐恩堂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优秀近代建筑。 教堂坐东朝西,占地面积为1347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138平方米,砖木混合结构。匈牙利籍建筑师邬达克担任建筑设计,邬将建筑平面和造型设计得自由组合,外墙以凹凸红砖相拼,体现了他设计的特性。建筑群正中为大堂,三跨空间,其中中央跨度特大,三面围有挑台,共设1000个座位。西南角有塔楼一座,毗邻有4层附屋和附属学校。外立面为深褐色面砖,墙角和窗框镶嵌隅石,显得古朴和神秘。教堂建成后,被当时称为“建筑雄伟,居全国各堂之首”。1936年有位美国教徒捐款,在塔楼顶部安装5米高的霓虹灯十字架,底座装了马达,可使闪亮的十字架四面转动,使教堂名气更大。
  1958年开始,黄浦区基督教各教派实行联合礼拜,定名“沐恩堂”,意为沐浴于主恩之中。“文革”期间停止宗教活动,教堂一度由南京中学使用。
  1979年起恢复宗教活动,教堂归回基督教管理使用。

P6
2012春节上海南京自助游10---南京路掠影
P7十里南京路一个新世界(多好的广告词)
2012春节上海南京自助游10---南京路掠影
P8上海市区观光车(上海主要景点都有停靠)
2012春节上海南京自助游10---南京路掠影
P9
2012春节上海南京自助游10---南京路掠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