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偶遇马未都--观复博物馆商店(什刹海)店招聘员工趣谈

标签:
自说自话 |
分类: 人生感悟 |
昨日是我和孩子爸爸结婚19年琥珀婚纪念日,我俩吃过饭后,Z胖就陪我溜达到了南锣鼓巷、烟袋斜街、什刹海赏夜景,就在我们行程将要结束时,巧遇马老。(本来这张照片是否上载还有些犹豫,但细想,我又不是盈利,好歹也是记录了马老认真、不辞辛苦工作的片段呢,当时已经晚上22点多了。这样看来,看在马老平日传授给大家那么多知识,这次就不和马老要稿费了~说笑啊~)
当时我们走到观复博物馆商店时,见商店正在开门营业,里面有几个人在挑选商品,我也上里面转悠了一圈,由于我走到哪儿,那个服务员小姑娘就移步到哪儿,让我很是不自在,所以很快就奔了出来。正巧看到马老正坐在商店对面的露天椅子上和人谈事,当时还是满兴奋的,其实我并不追星,也过了追星的年龄,平日也会偶尔遇到过明星之类的人,但都很淡定,甚至可能会出于某种什么什么之类的心理,还会有些不屑一顾的感觉,O(∩_∩)O哈哈~
昨天看到真的马先生了,许是平日敬重马先生的学识,所以当时还真有些小兴奋。我家Z胖说:走吧,我却心血来潮说:“等等,我照张照片。”现在想想真是够傻的,这个年龄的人了,还干出这么幼稚的事,哈哈,好笑~当时光线很弱,我飞快地用照相机闪了马先生一下,自己也不好意思,赶紧撤退。路上还想,今天的行径怎么跟狗仔队的一样,不知马先生是否不快?后一想:应该不至于,毕竟是名人,马先生见的世面多了,何况依马先生的学识应该是个虚怀若谷之人。估计马先生外出听多了:呦,马未都!这句话。名人吗,换个角度说,自身被关注,这也叫有知名度吧,更何况马先生是凭借自己的真才识学聚的人气,应该自豪、习惯了大家另眼看待自己,对吧?!(哈哈,我就是用这些来为自己昨日不太礼貌的行为开脱,哈哈~)
再说观复博物馆商店本身面积不大,昨晚当时靠里面一位小伙子正在给三、四个顾客介绍商品,店里就只剩下进门的一块地儿了,而且小姑娘不知是为了表示主动服务还是其他原因,移动的频率和速度之快让我不能仔细端详一件商品。虽说我不会购买这个价位的商品,所以对店家来说谈不上损失,但有人欣赏自家的东西,这也应该是店家乐于看到的吧?!(马老请人广告上不是写了吗:告诉顾客商品的好与美妙,而不单是叫顾客购买。)怎么说也是聚集人气,好东西大家共赏呀~所以只是粗略地看了临近门口的商品,有几尊小型泥塑,造型生动有趣,标价约为2000元左右,和什刹海这片地界的价位相比,价格还好,估摸受众人群主要是来什刹海转悠的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老外。总的感觉商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里面的商品倒也丰富、精细。~(不过,看来马老还要对新员工进行一下营销的顾客心理学方面的培训,其中包括销售人员与顾客舒适距离的掌控等等。不过年轻人吗,涉世不深还是要体谅它们,毕竟经验是靠岁月累积的)。
最初看到观复博物馆商店落户什刹海,还是2011年9月11日清晨我来到什刹海练习手动拍摄,刚一进荷花市场就看到左手一家小店的店面变了,细看原来店面易主,现在是观复博物馆商店,店主我感觉应该是大家非常敬重的收藏家、古董鉴赏家,观复博物馆的创办人及现任馆长马未都先生。
清晨商店没有开门,我只是隔着玻璃窗粗略看了一下屋内布局和商品,商店不大,但很有趣。许是商店开张不久,店面的玻璃上还张贴着一则“招聘”广告,内容较之一般招聘内容更为平实有趣,连题目都与众不同“请人”透着一股老北京的人情味,感觉是马老风格。(虽然知道马老是山东人,但感觉身上有着老北京人的实在和人情味,当然,未曾谋面,只是一种直觉,哈哈~)
(玻璃反光,大家凑合看,要想看好东西,还是要到商店去看,真着儿~)
我平日有时会去马老博客串个门,有时也会全家一起收看马老主持的电视节目,虽称不上粉丝,但很是喜欢马老平和、有趣、幽默的主持风格,看马老的节目有一种感觉,就像在聆听邻家智者对旧事娓娓道来的亲切感。我感觉马老在什刹海开店的初衷也不光是为了挣钱,估计马老的身家不缺这点散碎银子。不管怎说,我感觉观复博物馆商店入驻什刹海,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又多了一个传播渠道,值得大家颂扬!
身为中国人,要想让外国人敬重我们的国家,不能为了一己之利、短期效益,总是传播许久以前的贫穷落后片面的东西,还是要从自身开始将我们国家好的一面、值得国人骄傲、自豪的东西呈现给世界。国家强大,民族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因为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人家都会说:这是一个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