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若我归来》略好但不是经典——仅就文本说文本
(2020-03-14 18:25:53)
标签:
诗歌评论若我归来不是经典 |
今天读到《若我归来》作者左远庆,资料显示又名左岸瘦竹 金陵自由人,但我不认识。我只是觉得,《若我归来》在这些天泛滥的所谓诗歌中,相对要好一些,即以医护普通女性口吻表达在抗击疫情中的生命冒险与个人感怀,在生与死之间增加了一些生活气息,一些诗歌意象也只想个性。例如:
“说好的我不哭,
花也不哭,
找个无人处摘下帽子,
让她们看看我无法无天的样子,
是不是跟长发飘飘的从前一样可爱?”
再如“默默的看着他们熟睡的样子,
补上除夕夜的等待,
等待幸福像花儿一样盛开。
还有,“所有人对生命的热爱,
像三山五岳巍峨,
像江河大海澎湃!”与那些流行诗歌中直接喊政治口号相比,就有一些诗意与新意。
尽管如此,但诗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也有许多粗制滥造的成分。
一是《若我归来》似乎明显有意无意受到《血染的风采》的启发(如“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血染的风采》可以是经典,这首诗却很难超越原歌词。
二是该诗有一些个人个性,但没有充分挖掘出来,有的有游离感。例如“若我归来,
最想吃的是妈妈做的味道”,这是表达长期离家在外、思念亲人、舒怀乡情的诗句,与医护人员临时奔赴疫区的情感,可以有关联,但并不能说最契合。
三是当关联到时代性专业性等个性,可惜没有完全展现出来。如 “国家的意志”“没有这样的力量整合”与抗击疫情应该生成新的诗意关系。
四是一些诗句观点的关系,其逻辑点值得推敲。如“请不要为我做什么安排”“就当出差回来”,“不要为我张灯结彩……只做了一个医护该做的事”显然就想到普通人,但是后面却是“归来……欣赏高大的英雄树鲜花盛开。”退一步说,即使普通人与英雄并不完全矛盾,关键是如何顺畅表达。
此外,煽情性作品用第一人称容易出现矫情,第三人称和学好一些。
以上只是初步认识与个人感受,目的是在诗坛抛砖引玉,让大家共同辨识诗歌的层次,从而进一步把握什么是好诗。欢迎批评。
附:若我归来
https://www.sohu.com/a/377612502_532230
(左远庆
周元平)
2020-03-04 15:17
若我归来,
请不要为我做什么接待。
只想回家好好的睡上一觉,
睁开眼后,
自己还在。
若我归来,
请不要为我做什么安排。
只想在接着上班的时候,
和同事们打个招呼,
就当出差回来。
若我归来,
请不要为我张灯结彩。
不开英雄会,
不搞颁奖台,
我只做了一个医护该做的事。
所有的付出,
是直面生命的责任,
救死扶伤是唯一的品牌。
吃了这碗饭,
家国自有安排。
“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于将倾”
来不及那样细想;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谈不上这样伟大。
时代让平常的我,
遭遇了疫情,
遇见了国殇,
杏林中人责无旁贷,
我无悔地走上前线,
敬业、救人、报国,
这是父之言训,
母之叨爱,
一切都是理所应该。
若我归来,
赶上春暖花开,
我想去看桃红柳绿,
欣赏高大的英雄树鲜花盛开。
说好的我不哭,
花也不哭,
在樱花树丛的浓郁中,
找个无人处摘下帽子,
让她们看看我无法无天的样子,
是不是跟长发飘飘的从前一样可爱?
若我归来,
最想吃的是妈妈做的味道。
不是大鱼大肉,
不是山珍海味,
只一盘绿油油的青菜,
外加一碟青椒土豆丝,
别无他爱。
若我归来,
不让家人和孩子来车站接我,
悄悄的推门,
轻轻的额吻,
默默的看着他们熟睡的样子,
补上除夕夜的等待,
等待幸福像花儿一样盛开。
若我归来,
定要感谢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因为面对疫情,
个人的力量轻如尘埃;
国家的意志,
白衣战士的情怀,
全社会的支持,
所有人对生命的热爱,
像三山五岳巍峨,
像江河大海澎湃!
没有这样的力量整合,
就不会有,
我的胜利归来!
若我归不来,
也如归来一样;
倒下的是躯体,
站立的是永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