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家李平胜受任《中国新闻杂志》特约画家

标签:
文化赵汗青 |
文/中国新闻杂志记者 赵汗青 摄影/刘欣华
李平胜,字弘扬,号金谷,寿山堂主人。1960年出生于中国国画之乡安徽萧县。先后拜师毛昱肪先生及文化部著名画家卓然先生。曾进修于中国美院,善传统青绿山水,尤喜画竹。
http://www.txsb66.com/u/a71495be-535a-4626-bade-b0005cb2bdd5/image/636634005478375095.jpg
竹在中国的文化中,是有骨气、有气节、坚贞的象征,同样也象征着生命的弹性、精神的真理,历代多少仁人志士常赞美竹、咏竹、画竹、写竹。今国画中的竹常以水墨表现竹的形象与气韵,墨竹画在写意花鸟画中占有重要位置,画竹要“成竹在胸”,才能在运笔用墨时挥洒自如,表现出竹的神韵与气节。时隔多年,记者再次走进宿州,采访了中国当代书画艺术领军人物李平胜。
http://www.txsb66.com/u/a71495be-535a-4626-bade-b0005cb2bdd5/image/636634006124840230.jpg
竹子亭亭玉立,婆娑有致,不畏霜雪,四季常青,且“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胸怀大志,既有顽强的气节也有一缕的清香。是中国美德的物质载体,是君子的象征,为无数仁人志士喜爱,古今文人墨客对竹充满了赞美,留下了大量的咏竹诗和竹画。魏晋之后,竹从一种文化意义演变到了一种民俗的意象,例如“竹报平安”常用来祝福平安吉祥。
http://www.txsb66.com/u/a71495be-535a-4626-bade-b0005cb2bdd5/image/636634006409228730.jpg
竹子,寓意高升、节节高等,一般挂在书房,孩子卧室,办公室等,竹子四季常青象征顽强的生命力,弯而不折,笔挺劲节,自古被誉为气节、品格的象征,正直清高,清秀俊逸,是人格的一种追求。一直作为气节的象征为之传承下去,并在水墨画界中受到广大人们的喜爱。
http://www.txsb66.com/u/a71495be-535a-4626-bade-b0005cb2bdd5/image/636634006717953272.jpg
胸有成竹者,定是知竹人。若想竹子画得好,须与竹为亲,长相厮守、经年拍拖,所谓情真诚可贵,意切价更高。没有致知格物的心灵交互辉映的观想和觉悟,竹之节烈气骨、虚怀风范焉能笔下鲜活生动。经云:谋事不求易成。易成之事多近无品。妙智不由外得,平胜有今朝书画之成就,除久修勤苦,更由发心乃得成矣。
http://www.txsb66.com/u/a71495be-535a-4626-bade-b0005cb2bdd5/image/636634007472526597.jpg
平胜笔下之画,力透纸背,魂在画中。神完气足中突出书写性用笔,挥洒自如、
平胜的国画竹子画风古朴,构图精美,往往于细微之间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情怀,画面朴实无华,色彩淡雅自然,细腻的笔墨线条,酣畅的用墨等让观赏者为之赞叹不已。令广大爱好者所喜爱,具有现代艺术气息。挂在家中或办公室皆能烘托室内环境和彰显主人的品格等。
http://www.txsb66.com/u/a71495be-535a-4626-bade-b0005cb2bdd5/image/636634023977667587.jpg
平胜是中国国画之乡成名较早的书画界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出,他画的竹子清新、苍劲气势浩然。
http://www.txsb66.com/u/a71495be-535a-4626-bade-b0005cb2bdd5/image/636634008033191582.jpg
平胜画竹,从立意、谋篇、用笔、施墨、赋色等综合因素中,体会因素中相互作用于竹之气韵表现的关系,从师物、师心到物我、无我、超我、磊磊落落、大气磅礴,演绎出“造化之竹的天籁之风”。
“中国人对竹子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也可以说是一份偏爱,翠竹挺拔,亭亭玉立,修长典雅,胸怀大志,既有顽强的气节也有一缕的清香。”平胜说。
http://www.txsb66.com/u/a71495be-535a-4626-bade-b0005cb2bdd5/image/636634008313524074.jpg